(全国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救助 安置率百分之百 我市救助管理工作交出优秀答卷
今天是第12个全国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主题为“携手相助,让救助更有温度”。今天上午,记者从市救助管理站了解到,2023年以来,我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率、护送返乡率达100%。救助机构同时将救助服务窗口前移,有效畅通了救助渠道,在社会上取得了良好的反响。
在市康复医院记者看到,这里的设施十分完善,环境干净整洁,罹患精神疾病的受助人员正在这里接受音乐、生物反馈、情绪方面的治疗。先进的医疗设备,高科技的治疗手段,让前来参加活动的各行各业代表感到十分欣慰。
海州区郁洲街道河滨社区党委书记 宣静:来参观之后,也听了讲解,给我的感觉就是变化很大。现在的基础设施很完善,而且上的这些设施设备,也都很先进,很专业。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23年以来,我市救助管理站扎实开展“寒冬送温暖”、“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活动,在市高铁站设立“救助点”,将救助服务窗口前移,有效畅通了救助渠道。救助率、护送返乡率达100%。同时,根据相关要求,寄存在市殡仪馆的42名无名氏骨灰盒,于2023年9月26日取回,并在青龙山公墓水葬区开辟了一片安息之地,让生命回归自然。
市救助管理站救助科科长 许克勤:这既是对生命的尊重,也是民政部门保民生、兜底线的职责所在。
市救助管理站借助缘梦公益基金、马义民寻亲工作室等多方力量,对八十余名已安置人员进行再寻亲,成功为六名已安置人员找到家人,成为江苏省首次已安置人员再寻亲成功案例。依托“民政+公安”协同联动机制,三年来,共为186名受助人员找到家人,帮助88名流浪乞讨人员落户港城,让他们获得基本生活保障。
市救助管理站救助科科长 许克勤:2023年,我们成功为6名已安置人员找到家人,同时发挥区域中心指导作用,协助县区为7名已安置人员寻亲成功。同时,我们持续开展常态化落户安置工作,顺利完成长期滞留人员户口恢复及移交安置工作,实现长期滞留人员“清零”。
《港城365》记者报道。
记者:于涛 常骋
初审:陈元元
复审:王立先
终审:陈昌旭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