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名进行时》连云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3-2035年)正式获批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近日,连云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3-2035年)获省政府审批通过。《规划》对连云港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充分调查研究,将有效指导我市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
此次《规划》成功获批将为我市历史文化名城的系统保护提供“一条线” “一张图”, 根据《规划》,我市海州历史城区面积约81公顷,保护范围东至甲子路,南至中环中路、中环东路,西至西门路,北至秦东门大街;新浦历史城区面积约37公顷,保护范围东至通灌北路,南至市化路,西至盐河北路,北至建国路;连云历史城区面积约87公顷,保护范围东至东疏港隧道,西、南至云台山麓,北至陇海铁路。历史文化街区及其核心保护范围分别为:民主路历史文化街区3.39公顷、连云港老街历史文化街区5.81公顷、南城东大街历史文化街区3.04公顷。
孙逸 连云港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设计处负责人:规划的获批和实施对保护 我市历史街区风貌,延续地域文脉,改善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充分彰显了连云港陆地海丝路交汇地位,凸显了连云港特用的历史文化内涵,为我市提供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的坚强保障。
根据《规划》,我市将通过三分保护构建历史文化保护体系,即“分系列保护” “分时代保护” “分层次保护”。对历史文化遗存进行分系列梳理、研究、策划,研究保护要素的文化内在联系,并分别提出相应的保护重点与策略,促进历史文化专业性保护与发扬;挖掘、保护、彰显各时代城市特色、遗存特色与文化内涵,明确各时代保护重点,彰显历史文脉的延续性与可读性;厘清历史文化遗存的空间层次关系,明确不同空间层次的保护内容、重点及工作主体,实现全面保护与重点突出相结合。最终建立历史文化保护要素文化特性上、时间序列上、空间分布上的关联性,实现历史文化保护的整体性与专业化。
孙逸 连云港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设计处负责人:下一步,我局将持续推进历史建筑的普查,认定和保护利用工作与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加强历史文化街区的基础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改善人居环境,进一步提升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为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打下坚实基础。
批复还提出,《规划》要加强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衔接,抓紧编制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充分体现“山海港城”的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同时要正确处理历史文化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合理利用历史文化遗存,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综合防灾体系,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努力实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而在保护范围内,凡涉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实施,避免发生破坏和影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建设行为。
记者:嵇健
初审:汪振宁
复审:王飞
终审:陈昌旭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