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夏种工作实现智能化升级 提高农业作业精准度
当前,我市夏种工作正全面展开。各种现代化的农业机械、智能科技的应用,大幅提升了农业作业的精度和效率,为我市农业生产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眼下,正是水稻插秧时节,在东海县的稻麦科技示范园里,大型拖拉机牵引着卫星平地仪在农田里进行土地平整,由机身牵引架连接的刮土铲移送高地势的土壤填补到低洼区域,找平、挖土、运送、填土反复作业下,不一会儿,一整块高洼不平的农田就变得平坦,实现精准平地。园区负责人告诉记者,平地仪顶端有个直径约20厘米的“小雨伞”装置,这就是搭载了北斗定位系统的物联网传感器。农机行走过程中,地面高度通过传感器实时传输到设备仪表上,驾驶室内的显示屏上用不同颜色显示出土地的相对高度,指导驾驶操作人员作业,平地仪平整后土地的高度误差2厘米左右。
陈鲲鹏 东海县农发集团稻麦科技示范园管理人员:使用卫星平地仪精准平地,让后期农田的管理更加标准化,经过高标准改造后的农田区域更加宽广平整,后期灌溉、收割机、旋耕机、插秧机等机械化操作更便捷高效。可实现机械化一条龙作业。
智能科技的推广,加强了新质生产力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为农业增效提供有力支撑。在灌南县汤沟镇连五村高粱种植基地,精播机在田间来回驰骋,旋耕、播种、覆土等环节一气呵成,高粱种子和肥料被均匀播撒进泥土中。播种加撒肥,一亩地只需要10分钟就能完成。为了加快播种进度,灌南县今年在省农科院专家指导下,引进智能播种施肥一体机农机,农机手坐在驾驶室通过安装在农机上的传感器智能设备,就可以在屏幕上准确知道播种、施肥等各项参数,播种精度高达98%以上。
李春宏 江苏省农科院研究员:今年我们灌南高粱播种主要采取智能化精量播种机的方法,它的优点体现在它用种量少,就是说比前几年这个传统的种植模式要节省20%的用种量,同时播种质量方面也有大幅提高,一个是整齐性、一致性,出苗方面的明显优势,出壮苗、出早苗。
目前,随着我市农机智能化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农机辅助驾驶导航系统、无人驾驶植保飞机、激光整地机等信息化、智能化农机得到大面积应用。
崔小冬 市农机推广站站长:300余万亩水稻已栽插大半,全市1万7千余台插秧机,正全力投入到水稻机插中去。今年,我市许多插秧机都安装了北斗辅助导航装置,通过厘米级的精确定位,实现栽插秧苗的行距和深浅均匀一致,作业效率和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记者:王伟宇 张韬 伏政
初审:陈元元
复审:王立先
终审:陈昌旭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