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飞越海岸线》 连云港港:服务打造“一带一路”强支点 推动开放合作新高度

2024-07-26 18:40:37

今年是我市被列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 40 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目标任务的巩固增效年。今年以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对连云港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新征程上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连云港新实践。因海而生,向海而兴!连云港是一座有着广阔海域漫长海岸线的城市,因海而生的开放要素,向海而兴的产业传奇和耕海图强的城市精神,共同汇聚成一曲港、产、城、人相融共生的山海交响。《飞越海岸线》今天推出第一篇,让我们一起走进连云港港。站在黄海之滨,眺望繁忙的海岸线,一座现代化国际枢纽海港映入眼帘。 连云港港依托枢纽优势,全力推进“枢纽港、产业港、物流港、贸易港”建设,正在奋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记者 王强:今天我们的《飞越海岸线》采访组来到了连云港港,1984年,连云港被列入国家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港口抓住机遇,开辟了我身后的庙岭新港区,重启深水大港规划建设,以开放的姿态走上国际舞台。

碧波荡漾的连云港港区,万吨巨轮接连靠泊,中欧班列往来装卸。40年来,连云港港进港航道等级从1万吨提升至30万吨,码头最高等级从1万吨提升至40万吨,万吨级以上泊位从5个增至88个。面向全球,开通95条集装箱航线,沿大陆桥,开通24条海铁联运通道。当我们沿着海岸线飞向与集装箱码头一路之隔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陇海铁路从这里,成为了海岸线向内陆延伸的桥梁。集装箱从船上卸下到装上火车,前后不到15分钟,“船车直取零等待”带来的便捷,让国际集装箱过境时间由原来4天以上缩短至1天以内,每个集装箱节约费用约60%。

葛恒学 连云港中哈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从1992年第一列国际班列起步至今,连云港港已形成5个出境口岸和6条国际班列线路,形成以日韩、东南亚为核心优势,干支结合、远近相宜的集装箱航线布局,覆盖中西部主要节点、联通中亚、延伸欧洲的国际陆海转换网络。

与班列携手大步向前,连云港港业务范围也实现了跨越式拓展。连云港港从仅能依靠陇海铁路开展国内联运业务,发展到业务范围辐射2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成为亚欧大陆间集装箱国际联运第一港。2023年,连云港港年度车辆出口突破30万台,区域性滚装件杂货进出口集散中心建设取得骄人成绩。数字化、智能化港口建设如火如荼。

记者 王强:我现在就在智能立体车库,在我身边一排排钢结构搭建出双层车位。操作人员只需要将汽车开到车库门前,下车在墙上的屏幕刷脸后,汽车通过升降机到达车库内,再由AGV机器人根据激光导航和地面二维码指引,准确地送入预定车位。
走进连云港国际汽车绿色智能物流中心智能立体车库,一排排钢结构搭建出成百上千的双层车位,即将出口海外的汽车在这里中转停放。智能立体车库项目依托5G通信技术,集成AI算法、数字孪生、集群调度、计算机仿真等新兴科技技术,打造了港口滚装作业“数智大脑”。

刘强 江苏连云港港口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部部长:智能立体车库经过几个月的试运行,累计进出车次超过5万车次,累计发电量达到了55万千瓦时,能够完全满足我们车库运行对绿色能源的需求,经过几个月的试运行,通过与我们港口的生产的密切配合,而且在期间我们软件经过几次迭代升级,完全打通了我们港口滚装的业务的各环节,试运行情况良好,达到了我们项目建设初期的效率值,以及我们实现了“智慧物联,绿色低碳 ,高效延展, 基于安全”的总体目标。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如今,在自贸试验区、大陆桥走廊起点、国际枢纽海港、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等全新定位下,连云港港将继续服务打造“一带一路”强支点,在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中展现更多作为。

记者:王惠 吕伟

初审:汪振宁

复审:王飞

终审:陈昌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