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扎实推进农村生态河道建设 做好乡村振兴“水文章”

2024-08-26 08:49:48

近年来,我市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部署,扎实推进农村生态河道建设由点及面、系统化治理,展现了农村水清、水畅、水美新面貌。截至今年6月,全市累计完成农村生态河道385条2124.23公里,累计覆盖率为47.39%,提前完成省定“十四五”45%的总目标任务。

上午,记者在龙北干渠石桥镇段施工现场看到,工人正在对岸边的绿化进行养护。据了解,龙北干渠石桥镇段长6.7公里,赣榆区石桥镇依托小塔山水库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投资约2100万元。主要进行边坡清杂护砌,渠底清淤,种植红叶石楠绿化树等。

董斌 赣榆区石桥镇水利管理服务站副站长:2024年3月底开工,12月底前完成全部施工任务。项目施工后可改善我镇3个行政村、0.9万人、0.87万亩农田灌溉问题。

农村生态河道建设是提升人居环境、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民生工程。至2023年底,赣榆区农村生态河道通过省级复核66条(段)374.62公里,覆盖率达40.23%。今年,赣榆区积极探索创新河道管护模式,计划新建农村生态河道28条105.76公里,目前已建成农村生态河道21条71.32公里。水清景美的治水红利,正惠及越来越多老百姓。

闫至刚 赣榆区海头镇水利管理服务站副站长:截至目前,我镇已建成的生态河道共6条,总长度30.19公里,完成率达到90.72%。通过实施农村生态河道建设,不仅使河流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防止了两岸边坡的水土流失,还提升了河流的生态环境质量。

近年来,市水利部门按照农村河道“功能达标、水系畅通、水清岸洁、生态良好、管护到位”的目标,通过疏浚淤泥、畅通引排、岸坡整治、生态修复、长效管护等措施,围绕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等方面提档升级,下足绣花功夫,使得越来越多的“臭水沟”变身“幸福河”,为人民群众营造了优美的水生态环境。

盛思远 市水利局农村水利与水土保持处高级工程师:市水利部门联合市县乡制定农村生态河道“一河一策”实施方案,明确每一条河道整治内容、建设进度、时间节点、责任主体。上半年,全市完成农村生态河道建设68条331.23公里,占全市民生实事任务的122%,实现全年任务半年完成。

记者:王伟宇 张韬

初审:汪振宁

复审:王飞

终审:陈昌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