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一线去 到基层去 到群众中去》桃林镇:“数智+数治” 跑出镇域治理加速度

2024-12-09 18:25:19

在科技力量的推动下,桃林镇循环经济产业迎来健康发展新机遇。为彻底清除产业发展隐患,实现“园区外无拆解”的整治目标,今年以来,桃林镇聚焦科技支撑,加强政企合作,依托中国移动打造的智慧桃林“1+4+N”指挥平台,成功建设“人防+技防”立体防控体系,精细化开展循环经济产业综合整治工作,在推进镇域治理现代化上实现新提升。

在桃林镇社会治理综合指挥中心,工作人员正通过先进的指挥平台,远程操控分布于全镇的5个无人机点位,进行日常空中巡查。这些无人机不仅具备按照预设航线飞行的能力,还能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整飞行路径,确保巡查工作的高效与精准。无人机装备的广角长焦双镜头及热成像技术,实现了全时段、全方位的实时监测。

刘淑文 东海县桃林镇指挥中心工作人员:用无人机采集了 5 万多张照片,在镇区范围内形成了这个 3D 建模图。通过后期无人机实时画面更新,与8月 15 号 3D 建模采集来的图片形成一个对比,我们就能够比较直观的了解到,我们循环经济产业整治的前后对比情况。

通过“无人机+三维建模”技术的创新应用,项目团队已收集超过5万张高清照片,绘制出桃林镇的三维实景影像,为整治行动提供了直观可视化的支持。在具体实施中,中国移动通过新研发的乡镇综合整治系统,实现了各职能部门间的数据共享和协调配合。整治模块划分五大区域,直观展示乡镇信息、排查情况等关键内容,为全镇综合整治工作提供了清晰直观的“一张图”。同时,通过“智慧桃林”APP实时上传循环经济产业经营主体信息,形成整治工作基础数据库。指挥中心对重点信息进行研判分析、统筹协调、联动处置,形成了闭环管理流程。而搭载AI算法的政飞云平台,能够实现无人机航线排期巡航、问题点自动研判、分析报告自动生成、时空搜图、重点区域热力图等功能,有效弥补在基层治理方面人防发现不了的盲区问题,有助于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

营垒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东海分公司低空办主任:人工智能能够识别的场景大概是 70 多种,人工智能就像小孩子一样,我们通过很多的照片告诉他这个是什么场景,是不是存在问题,大概要一两千张照片,训练完以后它会不断再继续训练,迭代升级以后它会越来越成熟,准确率越来越高。

刘淑文 东海县桃林镇指挥中心工作人员:比如说以我们离镇区比较远的陈州村来算,如果我们要开车过去的话,可能最少都要半个小时以上。但是通过无人机,我们在陈州的村部设了一个无人机的基站。通过陈州的无人机就能够辐射到陈州以及周边的上河几个村,用无人机去开展巡查或者是我们得到的一些问题线索,在 5 分钟之内可能就能够到达现场。

自无人机项目试运行以来,已执行超过600次飞行任务,日均飞行时间达1.5小时,共发现预警信息254件,有效减少了人工投入600多次。通过“人防+技防”的紧密结合,桃林镇实现了“基层治理一张图”,为基层治理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数智+数治”的深度融合,不仅让桃林镇跑出了镇域治理的加速度,还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进一步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

记者:陶静 付友朋

初审:汪振宁

复审:王飞

终审:陈昌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