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病医院党支部——用行动践行雷锋精神
老年病医院党支部——用行动践行雷锋精神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
为更深刻地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让学雷锋志愿服务在青年医护人员中传承,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病医院党支部书记张艳艳带领支部8名党员一起用行动践行雷锋精神。
尤庄村义诊——我为群众办实事,颐乐关爱送健康
老年病医院9名科室医护骨干在张艳艳的带领下来到板浦镇尤庄村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颐乐关爱送健康”为主题的义诊活动。
活动地点设在板浦镇尤庄村党群服务中心大院,现场座无虚席。活动开场,顾志菊护士长和李可欣护士上台给大家展示“手指操”。“一二三四、二二三四......”欢快、整齐的节律活跃了现场气氛,也调动了爷爷奶奶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手指操”结束,诊疗活动开始。张艳艳主任、刘巧玲主任、张伟伟医生仔细询问前来咨询的老人病史,免费听诊、测量血压、血糖,耐心为老年人宣传健康管理、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等卫生服务政策,普及老年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阿尔茨海默病等常见病、慢性病的防治,悉心叮嘱患病老人按时服药、防跌倒、重保暖等注意事项。
本次义诊诊疗人数达100余人,发放健康宣教手册120余份,受到尤庄村居民的高度认可和赞扬。张艳艳说:“这次下乡义诊,我们直观地感受到农村老年人群缺乏健康意识以及渴望就医指导的现状。就医难,就医贵,导致许多老年人不愿到医院就诊。我们退休的老主任教导我们,要以雷锋为榜样为港城老年健康事业做出贡献。下一步我们将组织‘雷锋志愿服务医疗队’,多到农村举办义诊活动,为港城老年人群上门送健康。”
老年病医院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雷锋车”精神——永不消失的车辙
三月微风和煦,老年病医院党支部部分党员跟随“雷锋车”组党支部书记、第五代“雷锋车”手权太琦,我们来到了连云港市汽车总站“雷锋车”事迹陈列馆。
从1963年学雷锋活动开展以来,“雷锋车”组半个世纪如一日,坚持不懈学雷锋,从木扁担、木板车到电瓶车,如今已发展到第六代车手。现年79岁的朱秋霞便是第一代车手。当年新浦汽车站离火车站有1里多路,没有公交车,下了火车匆匆赶汽车的旅客拽着大包小包很不方便,老弱病残旅客更是步履艰难,朱秋霞和其他几位同志找来三条扁担、几根绳索,利用工作之余时间免费为旅客挑运行李。后来站里领导专门为她们添置一辆平板车。这辆小板车,风里来雨里去,为四面八方的旅客服务,被人们亲切地称为“雷锋车”。
在“雷锋车”陈列馆里,每一面锦旗、每一封感谢信、每一张照片、每一个实物背后都有一个感人故事。权太琦耐心地娓娓道来:赫芳萍帮助离家出走的一位外省农民重新树立起生活的信心;大连一位旅客不慎摔成膝盖粉碎性骨折时,朱秋霞及时将其送到医院救治;许慧珠在候车室捡到2万元提报后,千方百计及时找到失主......
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让我们仿佛穿越到当年的汽车站。“我来帮您拎东西”、“大爷您慢点,注意安全”、“去新浦汽车站的?‘雷锋车’免费为您服务”......“雷锋车”手的声音萦绕耳畔。
“为人民服务永远不过时,学雷锋做好事永远没有错”。连云港进入高铁时代后,将“雷锋车”精神继续发扬光大,把服务延伸到免费提供给休息场所、旅客咨询等方面。
通过这次参观学习,大家感受到了“宁愿自己千般苦,不让旅客一时难”的“雷锋车”精神。张艳艳表示:“‘雷锋车’精神和我们‘医者仁心、治病救人’的大医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我们要见贤思齐,不忘老一辈嘱托,把雷锋精神传承下去,为港城老年健康谋福利”。
通讯员: 张艳艳、杨萍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