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水利局:服务全市重大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今年以来,市水利局在我市2023年重点项目投资计划出台后,迅速行动,立即对532项重点项目涉水审批需求进行梳理摸排,超前做好审批服务。坚持一个项目、一个专班,跟踪做好审批服务。特别针对省重点工程宿连航道等项目涉洪评、水土保持方案审批,一次性提前告知建设主体所需材料和相关政策,定期与项目联系人保持联系,时时关注项目进展,对项目申报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和困难及时予以解答,确保项目在规定时限内完成,保障项目顺利开工、无延误。
在服务全市重大项目建设过程中,市水利局树立“有解”思维,杜绝“无解”答复。市水利局政策法规处与水政监察支队等职能处室,强化协调联动,对项目报审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坚持用足用好各项政策,帮助申报单位出谋划策、提出解决办法,共同推进项目建设。针对霞飞桥扩宽改造项目遇到老桥阻水率问题,主动召集设计、施工和管理单位联合会商,通过提出下挖疏浚等措施使得项目满足技术规定,推进项目防洪影响评价快速获批。
“针对全市重大项目建设,我们加强政策运用,在国家、省市相关政策规定的基础上,结合水利工作实际细化‘告知承诺’‘区域评估’‘容缺受理’等措施,千方百计助力企业加快办结审批事项。”市水利局政策法规处副处长吉宁介绍,“云台景区生猪养殖循环场项目占地近2000亩,我们根据该项目的实际情况,主动提醒企业在合理调整水土保持防治责任范围,企业缴纳的水土保持补偿费节省了77万元,得到了企业的大力称赞。”
实行“不见面审批”是服务全市重大项目建设的一项务实举措,市水利局打破固有的线下审批模式,倡导申报主体和群众通过政务服务网审批入口进行统一申报,提供申请受理、结果快递送达全流程、全环节网上服务。制定河道管理范围建设项目工程建设方案审批、取水许可审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3项优化审批适用条件,符合条件的项目简化为报告表,压减环节不再组织审查,经审核后快速许可,做到除必须见面清单之外全部实现“不见面审批”。同时,市水利局还在“联”字上做文章,主动联合交通、政务等部门走进企业,对涉及多部门审批的重点工程,主动告知、材料共享、联合审批,做到从项目生成阶段主动做好政策宣传与讲解,提前介入,主动提供涉水审批办事指南,让相关企业部门从“只跑一次 ”向“一次不跑”转变。
“以前需要线下提交申报材料,还要按照窗口工作人员的申报意见进行修改,费时费力。”正在连云港市政务服务中心水利局窗口办理相关项目的防洪评价报告审批手续的市民刘译暄一边递交资料一边说道:“现在好了,我们通过电子途径传输申报材料,水利窗口工作人员实时在线审核和反馈意见,减少跑腿次数,还能确保材料一次性审核通过,大大减轻申报负担。”
来源:连云港市水利局,通讯员:李军、孙伟、袁东升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