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小海村,沉醉在花香中。桃花娇美,梨花似雪,油菜花满目金黄……这座花开成海、缤纷如画的村庄,依花兴农、以花富民,巧借游人向往自然的“爱美之心”,将“花经济”绽放为“花产业”,渐渐显现出乡村振兴的“蝴蝶效应”。
“满目金黄香十里,一方春色醉千山。”才迈进小海村,便被家家户户院前的那片金黄所吸引,放眼望去,竞相绽开的油菜花伴着春风重重叠叠地摇摆,似金浪般涌动,一路走过,美景一幅连着一幅。细数村里这些变化,小海村党总支书记潘树军言语里充满了自豪:“这都是村民自发种的油菜花,我们村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里以生态宜居为重点打造,全村的绿化率在70%以上,还投资了130万弄污水处理站,建成了镇里唯一一条六米宽的村主干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小海村的千亩桃林与梨园,助其成为江苏省美丽乡村,桃梨的规模化种植也让花香经济集中连片,一举将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推动乡村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增收。“高铁从我们村经过,两侧都是桃树和梨树,我们村有千亩桃林,桃子每年都出售,平时用工也是我们本村的老百姓,每天每人70元”。借助环境整治利器,进一步提高田地利用率,也提升了村民王金风的幸福感:“我们村环境卫生搞得真的是不错,日子过的还是很好的,生活啊环境啊没得说。”
花海引人海,美景变“钱景”。小海村的百花丛仿佛打翻了春天的“调色盘”,游客们漫步田间,徜徉花海,享受田园风光,也催旺了特色乡村游,土特产销售跟着火热起来。“村民致富增收益,集体创收有路径”,潘树军的心里乐开了花:“我们村去年集体收入47万,老百姓自家养的鸡、鸭、藤子,种的黄花菜,过来游玩的游客抢着要,也是村民增收的一个渠道。”
特色乡村游赋予了小海村辨识度,老百姓的文明素养也不能落下。村里积极开展“最美小海人”、“模范党员”等美德人物评选,并将传统村规民约和廉孝文化绘上了墙。此外,村里还积极组织村民开展广场舞、淮海戏演出等文化活动,引导培养村民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2022年,小海村被评为江苏省文明村。内外兼修的小海村也让潘树军颇感欣慰:“我们村风民风非常好,村里制定了村规民约,你到路上随便找个老年人都能背上几句。我们这边晚上很热闹,有跳广场舞的,还有玩小龙船的,还有拉二胡的,好几班子人,周围别的乡镇都到我们这边来。”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以文旅之笔描绘乡村振兴画卷,小海村正迎来一个新的春天。
广播传媒中心记者:谢梦奇、万艳花 ;通讯员:李文科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