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海州 幸福家园 | 连云区:海上调解驿站巧解涉海纠纷“结”
“感谢调解员的耐心调解,让我的损失得到了补偿!”
家住连云区高公岛街道某社区的李某紧握着调解员曹延亭的手说到。
李某在高公岛从事紫菜养殖,今年3月,李某和王某因为海域使用权征收补偿款产生纠纷,听说海上调解驿站专门无偿调解涉海领域纠纷,于是李某来到驿站申请人民调解。接到李某的调解申请后,海上调解驿站的调解员曹延亭立即开展情况调查,听取纠纷双方意见,针对纠纷的焦点释法明理,向纠纷双方传递合作共赢的理念,引导双方各退一步、互谅互让,在调解员的耐心开导下,最终李某和王某达成调解协议,双方顺利拿到海域使用权征收补偿款,一起涉海纠纷顺利化解。
今年以来,连云区司法局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法治思维,通过加强体系建设,前置排调关口,积极构建涉海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全力打造“海上枫桥”连云样本。
一是立足“联”字
构建海上纠纷多元化解新模式
针对连云区港口、码头、海洋资源集聚,船舶运营、远洋作业、海上养殖等纠纷多发易发的特点,与海事法院、区法院、边防、公安、林海等部门加强合作,打通信息壁垒,形成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专人负责、定向联络、共同调处的工作机制,对敏感事件、矛盾纠纷第一时间进行信息共享,确保超前介入、提前研判、及时化解。
二是立足“防”字
实现海上矛盾纠纷排调关口前置
以“三无渔船”整治行动为抓手,开展海上纠纷联合排查行动,实现矛盾纠纷超前防范、快速介入、联合调处。在全区8个涉渔村社的司法行政服务站建立海上调解驿站,对涉及海上的简易纠纷就地化解,对重大复杂矛盾纠纷,由调解员及时上报区非诉服务中心,由司法行政部门牵头组织律师及相关部门会商研判,开展现场调处,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港”。
三是立足“保”字
提升调解服务满意度
选派优秀调解员组建海上纠纷调解专家库,同时吸纳村干部、“船老大”、新乡贤、志愿者等力量,成立一支由区非诉服务中心统一指挥调度的调解员队伍。在临海乡街矛调中心设立海上纠纷法律服务“绿色窗口”,提供“一站式解纷服务”,保障涉海涉渔案件“只进一扇门”,快速化解。组建普法讲师团深入涉渔村社开展法律咨询与讲座,宣传政策法规,提升渔民法律素养。
近年来,通过联动联调机制,连云区司法局有效解决了“三无”渔船整治、紫菜养殖欠收等重大敏感事件,化解各类涉海上矛盾纠纷367件。
来源:海州区委政法委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