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困”也有假?老年人的这几种“困”,可能是病情加重
万物复苏,春回大地。然而,有人在春风轻拂、阳光和煦下仍然感觉困倦乏力、昏昏欲睡。
“春困”是一种自然现象,随着身体逐渐适应春天的气候,春困自然也会得到缓解。在今天的《健康早八点》节目中,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张艳艳主任表示,若是老年群体、一些慢性病患者群体,在春季出现较为严重的的“春困”表现,如果经过适当调整,倦怠乏力、嗜睡表现依然明显且伴有其他症状,就要留神是否为身体发出的警示信号。
1.春困+口齿不清
中老年人特别容易困乏,或睡眠不足时哈欠频频,甚至伴有说话口齿不清的情况,一定要警惕中风的发生。
80%中风患者在发病前一周左右因大脑缺血缺氧而哈欠不断,其中哈欠频频、流口水、嘴歪斜、言语不流利、身体不听使唤属于中风的强预警征兆。中老年人的“春困”严重到突然出现嗜睡、唤醒后数分钟又继续睡、甚至呼之不应的状态。
应首先排除急性脑部病变,比如脑部炎症、脑肿瘤、脑萎缩、脑动脉硬化症、脑血管疾病等。一旦发现异常,尽快就医,尽早明确诊断,争取良好预后。
2:春困+“三多”
如果一直感觉春困,同时多饮、多食、多尿,请务必去测一下血糖及相关指标。“三多”也就是多饮、多食、多尿,是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也有相当一部分“糖友”会同时存在乏力、嗜睡的表现。
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高于正常人群,大量糖分由尿中排出,引起体力减退、精神萎靡,甚至使神经反射减退,引起嗜睡。此外,糖尿病发展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时,也会出现嗜睡。
因此,若糖友们出现尿多、皮肤干枯,特别是出现口渴、虚弱无力、整天昏昏欲睡表现的时候,一定警惕糖尿病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3:春困+面色苍白
困倦是贫血最常见的症状,而贫血患者在经常困倦的同时,往往会有皮肤黏膜苍白、身体无力、易疲劳、免疫力下降等一系列表现。贫血在老年人中还是比较多见的,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缺铁性贫血。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消化、吸收能力都不及年轻人,加上许多老年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病,往往食素多、吃肉少,结果就是铁摄入不足,很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不过,要解决这个问题也不难,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铁剂,如硫酸亚铁糖浆、乳酸亚铁口服液等,就能有效补充身体所需要的铁。
4:春困+头晕
血液过于黏稠会阻碍营养物质进入细胞,可能引起头昏眼花、头痛、精力不足等症状,一些心脏不好的人还可能感到胸闷气短。如果出现春困及头晕的表现,一定要警惕是否存在血液黏稠度高的问题,及时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注意控制血糖、血脂等指标,预防血栓性疾病。
出现以上症状时,老年朋友们就需要及时去正规的医院治疗。如果只是单纯的春困,也不要着急,不妨从这几个方面来缓解~
1.适当午睡,以20—30分钟为宜。千万不要超过30分钟,否则可能影响夜间睡眠,得不偿失。
2.调整口味,选择一些酸甜口、麻辣口的小零食,或者预备好茶、咖啡等饮品,在困倦时来一点吃吃喝喝,也能冲散困意。
3.准备一些风油精、清凉油、花露水、香水,困倦时稍微喷、涂一点,就能立刻振奋起来。
4.出门运动,如散步、爬山、郊游等,都能提高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大脑的供养情况,从而缓解春困。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