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两会·观察】改善环境民生 建设宜居家园

2024-01-19 17:29:17

一座城的建设,关乎一城人的幸福。近年来,我市的市容环境越来越美丽,四通八达的路网、整洁雅致的街景、秀美亮丽的环境,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今后的一年里,城市建设还可以有哪些需要提升改善?今天的《聚焦两会·观察》专栏,就让我们来听听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协委员们,在这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400.jpg

记者在市区扁担河口袋公园看到,幽静的小道蜿蜒穿行,景观亭、各类灌木花草、健身娱乐器材一应俱全,不少居民都在这里散步,锻炼身体。市民林先生的家就住在附近,每天上午,他都会带着两岁的孙女来到这里转转,玩滑梯,呼吸新鲜空气,享受天伦之乐。

402.jpg

林先生说,小孩子需要活动,原来缺少空间,建了这个小公园之后,兴趣也增加了,也锻炼了身体,动手能力明显进步。

403.jpg

2023年以来,我市持续推进“口袋公园”建设,高标准、高品质建设扁担河口袋公园、海棠园、银河园、龙尾河等20个“口袋公园”,6处“乐享园林”活力空间,让市民在方寸间体验环境之美。

404.jpg

市民伏女士说,这个地方我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修的,是上上个星期才发现,每天都会带小孩来走走、健身,现在全民健身,环境也很好,有篮球场、足球场,还有小孩娱乐的地方,感觉非常好。

408.jpg

像这样的环境提升,如今,正在港城很多地方悄然发生。根据市住建局公布的美丽宜居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从住房改善、公共基础设施完善、塑造海滨城市特色、举办多元文化活动、突出地域特色和构建现代高效管理体系六个方面,对美丽宜居城市建设工作进行了整体布局和规划,通过各类重点试点项目,系统、有序、高质量实施,建成更多可观可感、人民满意的美丽宜居住区、街区、小城镇,打造健康、魅力、永续的美丽宜居海滨城市。

市民说,他们也算是老小区,健身设施相对比较匮乏,现在小区内新建了很多健身器材,给居民活动提供了很大便利。

405.jpg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4年,我市将新增绿地204公顷、绿道39公里,建成口袋公园47个。改造老旧小区162个、棚户区1445套,1220户低收入家庭实现“安居梦”。在本次两会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也就改善环境民生、建设宜居家园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410.jpg

市人大代表成宏说,公园城市建设的逻辑起点是“人”,突出以人为本与公平公正。公园城市建设的重点在“园”,以生态保护、修复和建设为基本前提,构建全域覆盖的公园体系和联通城市内外的生态网络,把自然引入城市,形成美丽公园城市形态。

411.jpg

市政协委员徐洪绕说,文化遗产这种元素的口袋公园、城市雕塑,可以加大融入和建设的力度,比如我们连云港市的山民习俗,盐民习俗,和渔民习俗,都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可以融入到我们的口袋公园、城市雕塑和其他景观里去。

406.jpg

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也纷纷表示,“人民城市为人民”是以人为本生态文明理念的精髓。改善环境民生,建设宜居家园,公园城市的作用靶点是“城”,引导城市发展从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以绿色低碳循环的现代化产业发展带动城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414.jpg

市人大代表杨辉说,建议应该大力推进,省级宜居小区的创建,深化宜居小区的创建,让环境更优美,社区更安全,邻里更温馨,筑巢引凤,以点带面,让港城的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真正地能让城市成为令人向往的旅游城市。

415.jpg

市政协委员徐进说,在推进宜居城市的建设中,要同步规划公共文化设施的供给,要更多地关注一老一小的公共文化需求,包括统筹考虑我们的产业工人,因为产业工人是城市建设的主力军,毕竟精神文化追求,反映了一个城市的建设高度。

413.jpg

来源:连云港市广播电视台生活传媒中心

《港城365》记者

编辑:黄   伟

复审:张杉杉

终审:童大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