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伏天即将来临 这些防暑误区你了解吗?

2024-06-17 17:44:59

近日天气高温预警不断升级,市应急局、市气象局联合提醒大家外出注意防范。据了解,在“超长待机”的三伏天里,我市将持续高温天气。市面上各种消暑妙招也层出不穷,但是三伏天防暑并不简单,存在着不少误区。

记者来到了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高新院区,老年医学科主任医师张艳艳告诉记者,其实三伏天最重要的是要牢记“三防”,也就是防中暑、防脱水和防寒凉。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医师 张艳艳说,第一个防中暑,就是在气温最高的时段尽量减少外出。如果实在需要高温外出工作,一定要做好防暑降温准备。第二是防脱水,高温、酷暑出汗多,一定要及时补水,防止脱水,避免工作和认知能力因脱水而降低。第三个是防寒凉,很多人以为“伏天里要一心防暑”,正好相反,伏天里最要提防的反而应该是“寒”。闷热潮湿的三伏天,人体容易被寒邪侵袭。人们在夏季喜食冷饮、爱吹空调等过度贪凉的行为,都可能让身体在无形中被寒邪伤害。

据了解,夏季高温除了需要注意“三防”,还得避开以下几种常见多防暑热误区。误区一,中暑跟人所处环境的温度、湿度、通风条件等相关,不是只有白天在室外才会中暑。误区二,人体主要散热器官是皮肤,如果穿得多或不透气人体散热受阻,更容易中暑;误区三,中暑后不补充电解质会导致电解质平衡被打破,出现稀释性低钠血症,还可能出现脑水肿昏迷。误区四,中暑引起的体温升高与普通的发烧不同,不可口服退烧药。此外,医生也给出了一些高温防中暑的小提醒。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医师 张艳艳说,如果长时间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会出现头晕、头疼、胸闷等症状,可以涂抹清凉油或风油精提神醒脑、缓解症状;金银花具有疏散风热,清热解毒的作用,但建议胃寒的朋友要酌情饮用;中暑发热应该先物理降温,如将患者移到阴凉通风处,用20摄氏度左右的温水擦拭身体,最好少量多次饮用含有各种电解质的液体,如果汁、淡盐水等。


来源:连云港市广播电视台生活传媒中心

记者:李  响 吴琰凡

编辑:黄   伟

复审:张杉杉

终审:童大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