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预付款产品”,要如何选得安心?
当前,消费者对旅游的品质化体验不断升级。据最新的同程平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市旅游产品订单量超过150万个,旅游消费金额超3亿元。随着双十一的到来,各大旅行社也推出了多条优惠路线,给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除了常规套餐外,旅游“预付款产品”因其价格低廉也大受欢迎,不过可能有人会发出疑问,这靠谱吗?
据了解,旅游“预付款产品”是指消费者提前支付费用,购买未来消费的旅游产品服务,因价格优惠得到了一些消费者的青睐。不过现实中旅游“预付款产品”可能存在消费套路多、兑换时间不够灵活、周末和节假日需要加价、不能“随心退”等风险,不少市民表示还是会警惕购买。
连云港市某旅行社销售 李晨曦说,预付款旅游产品现在是比较热门的,出于旅行社自己的考虑,会觉得这个产品需要客人谨慎选择。因为可能线上他的一个宣传,并没有去详细了解。在宣传的时候有意避开含有购物或者住宿标准这些情况,导致客人到现场的体验没有自己预期好,这也是非常容易产生投诉的一个原因。
记者了解到,一般来说,线下旅行社推出的旅游“预付款产品”价格不会远低于市场正常价格,如果价格太低是需要消费者提高警惕的。同时,正规平台和旅行社也会有产品的使用期限和完善的退款流程。随后,记者也来到了市消保委了解相关情况。
市消保委投诉部主任 单晓生说,首先,要选择正规平台,查看平台资质信息;并要签定合同,明晰权利义务、违约责任等。其次,在购买前要仔细查看订单介绍、旅游产品的适用范围及特别说明。
为了避免掉入旅游“预付款产品”的陷阱,消费者要增强自己的防范意识,不要被低价、赠品等内容忽悠,如果权益受损要积极维权。同时,监管部门也要保驾护航,加强对旅游“预付款产品”的监管力度,对于不良商家也要加大违法成本。
市消保委投诉部主任 单晓生说,为避免发生交易纠纷,消费者在预定旅游产品的时候,要妥善保存预定时的截图、截屏、宣传页面等信息,包括行程安排、酒店的房型介绍、机票的退改说明。如发现自己的权益受损,可以通过录音录像等方式进行取证,并及时与经营者或平台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要及时向当地消保委组织或者相关部门投诉维权。
来源:连云港市广播电视台生活频道
记者:杨 骁 吴琰凡
编辑:黄 伟
复审:童大瀛
终审:刘淑峰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