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暑假里妈妈的“生存指南”

2019-07-14 14:48:31

每次娃放暑假,都是对为娘的考验,这长长的86400分钟,大概是妈妈们一年中承受焦虑最多的阶段。


暑假,

我们都明白,

绝不是字面意思。

↓↓↓


看到上面这张图,我们第一反应往往是指责爸爸不称职,但今天我从妈妈们说起......


01

妈妈们,今天你焦虑了吗?


不少公众号、培训机构向家长传递这样的信息:“废掉一个孩子最快的方式,就是鼓吹快乐教育”“今天不逼孩子学会‘72变’, 日后谁能代他承受‘81难’”,一群老母亲瞬间焦虑起来,为了让孩子不输在所谓的起跑线上,能给孩子报的培训班全都报上。



2年级的小核桃在这个暑假,每天都要上4个不同的辅导班,辅导班课间还要赶学校的暑假作业;中午要转场,只能在车上吃午饭,边吃还要边听英语“磨耳朵”;走在路上,任何一个出现汉字、英文的地方,都有可能被妈妈抽查问答;终于回到家,发现网上预约的课程即将开始。

有调查报告指出,在家庭中,妈妈往往是主张让孩子不断学习的人。不少妈妈会这么做,是来自社交的压力。


佳虹本想力争做一个“佛系”的妈妈,但是和一群宝妈们凑到一起时,话题总是离不开育儿,而且更多的是家长里短式的攀比孩子接受训练和学习的情况。一有对比就开始担忧,进而产生焦虑。佳虹听了别人家孩子的进度,发现自家孩子完全零基础,突然发觉大家的起跑线都提前了,担忧孩子会落伍,立马也给孩子报了辅导班。



在许多父母看来,让孩子上辅导班,读名校,找份高薪工作,就是为孩子铺就“通往幸福的道路”。即使孩子现在苦一点,睡眠少一点,都没有关系,这是为将来的幸福付出的必要代价。

面对密集的培训,孩子若是“反抗”,妈妈们顿时大感心塞,自家娃真是太不上进了,辜负为娘的一番苦心。所谓“上进”,应该是基于自己志趣的主动爱好和钻研。孩子一旦发现了自己的志趣,那种“上进心”是不用大人培养的。


02

爸爸们不焦虑,但可能“缺位”


说到在这儿,有个疑问,爸爸为什么不焦虑?因为爸爸觉得暑假就是暑假,孩子妈妈都安排好了。

对,爸爸们确实不焦虑,因为可能存在“缺位”的现象。


其实,如今爸爸的缺位并不仅发生在暑假中,比如说上文提到的小核桃,从出生到现在上学,吃喝拉撒、作业辅导、培训班接送等等都是由核桃妈妈一手包办。核桃爸爸是银行行长,天天起早贪黑,盘不完的账、应付不完的检查,虽然收入尚可,可是作为父亲的角色却处于缺位状态。小核桃有时一周都见不到爸爸几面,偶尔在家,核桃爸爸也是拿着手机继续加班或者看球赛、玩游戏自我放松。有时候核桃想要亲近爸爸,提些要求,核桃爸爸基本大手一挥:“找妈妈!”


调查发现:90%以上的爸爸认为自己的主要责任是挣钱养家,教育孩子是妈妈的责任。这个观点是极其错误的。



当父亲缺位时,家庭教育就会出现失衡的状况。对于孩子来说,没有父亲的教育,孩子在独立性方面,包括敢于承担、个性发展都将受到影响。

研究发现,家庭教育中如果没有爸爸的加入,孩子更容易性格偏激,包括自卑、懦弱、多愁善感、恋母情结、网络成瘾等。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孩子学习、交往等成长的各个方面,而且还会随着孩子年龄增大而日显严重。现在被大家喷的“妈宝男/女”“巨婴”,一般就是这么养成的。


03

妈妈们,请给你的队友一个上场的机会

爸爸缺位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妻子做得过多了或者老人“侵入”家庭,没有给孩子爸爸更多和孩子相处的机会。


萌宝妙妙还是个小宝贝的时候,一有点风吹草动,爷爷、奶奶、育儿嫂和妈妈就赶紧围上去,妙妙爸爸凑都凑不到儿子跟前,偶尔想要给孩子换个尿布冲点奶,但是因为水温不合适、动作不规范、卫生不达标,总是被妙妙妈抱怨添乱,而且妙妙的奶奶也经常说:“他爸那么辛苦,喊他干嘛?我来我来!”妙妙爸爸有时抱怨:“我们家孩子的事我插不上手,就连带孩子出去玩一会儿,我妈和孩子他妈都不放心。”是的,妙妙爸带着娃出门遛弯,三伏天不给孩子戴帽子,水杯也不带,把孩子脸热得通红才回家,谁放心?

但妈妈们想过没有,这样做等于鼓励丈夫当“甩手掌柜”,其实是剥夺了爸爸了解孩子的机会、接触和教育孩子的权利。妈妈对孩子的事大包大揽、一人独做、辛勤付出,却忽视了让孩子感受爸爸的存在、接受爸爸的影响,很容易使爸爸成为孩子“熟悉的陌生人”。


无论爸爸有多忙,妈妈们都要积极创造爸爸与孩子相互了解、彼此沟通的条件,而且要相信,爸爸带孩子也许很糟糕,但是亲子效果往往出人意料的好。在孩子心里,爸爸的角色谁也替代不了,哪怕是跟着他一起发呆、打滚都是好的。

当然爸爸们也要努力学好育儿常识,积极带娃,千万不要一时的偷懒,而造成一生的遗憾。


来源:新农村频率

编辑:徐蓓蓓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