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增设“网络盾牌”引关注
10月21日,未成年保护法修订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草案中增设了“网络保护”一章,成为草案的一大亮点,全方位考虑到了未成年人使用网络的安全。
今年8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其中19岁以下网民占比超过20%,而网络使用安全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此次《未成年人保护法》提请增设草案中,关于网络安全一章主要六个方面。
苍梧律师事务所律师 杨玲:第一是确立了保障和引导未成年人安全合理使用网络的总原则;第二个是对上网保护软件强制安装作出规定,减少未成年人接触网络的不良信息。
第三个方面是网络产品的服务提供者需要设置时间、权限、消费管理功能等提醒;第四个方面是规定不得以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形式,对未成年人进行侮辱诽谤或者威胁。律师表示,这两点针对未成年人网络成瘾、网游沉迷等问题,作出制度性设计,有利于避免未成年人受到网络欺凌,且父母或监护人可以及时采取措施制止侵害行为。
苍梧律师事务所律师 杨玲:第五方面对于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要求争得未成年人及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同意,有利于保护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第6个方面,明晰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各方责任,明确了家长学校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等各方主体的责任,有利于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及责任承担。
草案规定了国家保护未成年人依法使用网络的权利,保障和引导未成年人安全、合理使用网络,家庭和学校应当培养和提高未成年人网络素养。记者采访了解到,我市中小学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生使用正确网络,培养他们网络安全意识。
连云港市大村中心小学校长 张勇:在教学中,我们严格按照信息技术教材的内容进行授课,主要是学习一些word、 Excel、画图等办公学习软件的基础知识,让学生始终围绕学习内容来规范学生校园上网,除此之外,我校还经常开展网络道德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
张校长表示,学校还通过国旗下讲话、班队会等形式,开展网络安全教育,引导学生使用网络学习课外知识、扩展视野。此外,还通过家长会、致家长的一封信的形式,提倡家长做好学生使用网络的监督工作。
连云港市大村中心小学校长 张勇:我们严格规范学生上网行为,要让学生明白网络虚拟世界与现实社会有很大的差异。在互联网中有相当数量的虚假和有害信息,要教育学生规范使用,不能发表反动色情暴力等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言论信息。
【小编有话说】随着小网民越来越多,对未成年人的网络安全保护迫在眉睫,为他们营造绿色健康的网络环境,是学校、家长乃至社会的重要职责。
来源:公共频道
编辑:郑建妤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