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家住在解放路】石家庄解放路:冯文彩和她的朋友圈!

2019-11-09 16:07:40

一条路的变迁,一座城的传奇,

几代人的故事,梦开始的地方。今天我们走进的是石家庄解放路,

听听解放路上唯一一家肉食店经理冯文彩的故事。


老百姓的菜篮子无肉不欢,顿顿下酒菜少不了各种肉类、熟食当硬菜。提起石家庄解放路肉食店,上了年纪的人们,无人不知。它是解放路上唯一一家肉食店,在食品行业中,日销量居全市第一,家家都离不开一段凭票买肉排长队的温情回忆。我们故事的主人公就从当年解放路上走来。


石家庄市第一位挂牌售货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冯文彩

        

冯文彩是当年石家庄解放路肉食店的经理。据冯大姐介绍,那时一天卖出100多头猪,计划经济年代,全是凭票供应,每人每月一斤肉,按户口本的人头购买,九毛钱一斤肉,最畅销的货是美味斋的马家鸡(现在的金凤扒鸡)、火腿、蒜肠、小肚。临近春供,13位员工天不亮就全员上阵,开启12小时无休的工作状态。在冯大姐收集的一张张老照片里,我们看到七、八十年代解放路上门庭若市、红火热闹的场景。



冯大姐圆脸短发,说话时轻柔的语调,心思细密,手上动作非常利落精干。摘下手套的瞬间,我们看到关节处磨得发硬的茧子。过去那个年代没有鲜肉,长期接触低温冷冻肉,她曾是那个和同事搬箱抬重物的女汉子吧,我们看到她的右臂显得格外健壮。说起40年前解放路肉食店里,有哪些屈指可数的美味,冯大姐也是如数家珍。


“那时候石家庄市食品四厂在咱们全市是最大的一个食品生产加工场。那时候陈佩斯做的广告,双鸽火腿火遍全国。那东西是好吃,燕凤楼红肠、双鸽食品市场的红肠是最早是他们生产那八毛五一斤的肠特别受欢迎。一块3一斤的小肚,切开后,油都往往案板上流,正经八摆的小肚就得放香油,不偷工减料。小火腿2块4一斤,绳捆的这个叫小火腿、还有精肉3块8一斤......”




计划经济时期国营店划分很细:百货公司、蔬菜公司、土产公司、日化公司、蛋品公司等品类繁多。食品公司旗下的解放路肉食店,80年代使用台秤,售货员要练就一把抓精确度一口清的心算能力,1991年开始用上了电子秤,现在窗口挂着微信、支付宝。以前是零售为主,人们骑着28自行车早早在门口排起长队,现在微信订单清楚明了,车到提货,省时省力。肉品主要供应幼儿园、学校和企业食堂,负责采购进货的人对食品安全尤为上心,想吃上放心肉的人们又怀念起冯大姐的店了。


据老顾客腾铃回忆,那时做菜炖肉没有视频参考,只靠前人经验传授,当年年轻人煎炒烹煮是从她这里得来的经验。她会细致的问你,想怎么吃,什么样的适合包饺子,什么样的适合炖,叮嘱之细,关怀之致。中国有句老话:和气生财。冯大姐现在上万的订单,都是当年善结良缘的客户,从单位员工食堂到幼儿园园餐,订单的背后,自带其他人无法破译的亲情密码,当年润物无声的服务换来了遍地开花的芬芳。


很多人在石家庄解放路肉食店搬迁后,纷纷打电话找寻,寻的是老字号的味道,也是老字号下那些似曾相识的感觉。




从50年代新中国商业战线上的旗帜--张秉贵到70年代冯文彩的师傅特等劳模许恒素这些行业内声名赫赫的标杆,老一辈人的传帮带让一团火的服务精神一脉相承。冯文彩说起她的师傅、解放路肉食店经理许恒素很动情,那时他们上下级之间是师傅徒弟的关系,对师傅比对母亲的感情都要深。工作是手把手教出来的,从来没叫过经理,都是叫师傅。见徒弟衣裳破了给缝补,生活上像母亲对女儿一样,定期家访,解决困难,取得了成就师傅第一时间去给徒弟家人报喜,老经理连她去做报告时穿什么衣服,都要细心的给出建议。职场交际类图书畅销的今天,职场人经常脱口而出的是让人累不是工作而是人际。听到这段平淡的叙述,让我们感觉到当年人与人之间的单纯美好。





采访结束后,我们邀请冯大姐合影,她开心把当年的老照片与合影一同发到朋友圈,据说当天的朋友圈留言火爆,掀起了朋友们的昔日的回忆。很多年过去了,大家或许已经忘记了她曾是石家庄市第一位挂牌售货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记住的是这是一位可信度高的老友,她和她的朋友们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彼此牵挂、惦念。市民的幸福感是与菜篮子丰富度息息相关,让城市变美好的是人心。



来源:FM90.2

编辑:徐蓓蓓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