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设文明城市】从源头做起 多社区深层次推进垃圾分类

2019-12-19 16:53:10

如今,垃圾分类已经成为新风尚,我市街道社区已经开展了垃圾分类的工作,并逐步推进,提高居民的知晓率参与率,将垃圾分类深入人心,将绿色环保理念渗透入家家户户。

在通灌路北三禾城中城小区内,有一个20平方米左右的环保驿站,小区居民可以来这扔垃圾,工作人员根据垃圾分类、数量进行奖励,给居民兑换奖品,充分调动了居民的积极性。

三禾城中城物业项目经理 顾雅杰:现在参与率能达到百分之70左右,知晓率现在几乎知道了90%多。

工作人员介绍,通过对居民生活垃圾的分类投放、分类收集,把有用的物资,如纸张、塑料、橡胶、玻璃、瓶罐、金属以及废旧家用电器等从垃圾中分离出来重新回收利用,可以达到变废为宝的效果。


三禾城中城物业项目经理 顾雅杰:我们就在这边专职一个人员来分拣,分拣以后分到纸箱类,你看我们上面不都有类吗,分十种。

记者了解到,三禾城中城的垃圾分类工作是在2017年开展的,当初的环保驿站规模不大,通过社区和物业的广泛宣传,比如张贴宣传板、发放宣传册、开展垃圾分类的科普活动,参与的居民越来越多,环保驿站也随之扩大。

同兴社区工作人员 张慧:我们小区里面还经常搞一个倡议活动,垃圾分类我先行,就是为每一个居民分宣传单和垃圾分类的垃圾袋,我们有垃圾回收东西,我们可以直接拿小区这边来,我们通过这样一种小型的微型的宣传,一步一步提高了我们辖区居民的环保意识。

环保驿站的垃圾存放到一定数量后,便会由专业的垃圾清运车,运送到海州区垃圾分类分拣中心,作进一步的细化分拣、压缩,由专业的公司进行回收利用。

三禾城中城物业项目经理 顾雅杰:从2018年市里城管部门,市里要求真正的做起来推广垃圾分类,以后我们就做成了这个垃圾环保驿站这个点,在这边改造以后就是集中在这面。

垃圾分类既可以提高垃圾资源利用水平,又可以减少垃圾处置量。记者了解到,根据中央部署,到2020年底,我省公共机构须率先全面实现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公共机构是指全部或部分使用财政性资金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如各级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医院、学校、文化体育科技类场馆等,我省约有3.5万家。


《在你身边》记者 通讯员 邹金桦 报道

编辑:胡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