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赣榆走出的全国劳动模范董力生

2020-04-26 17:01:36

中国国家博物馆有一辆支前用的独轮车,它的主人是赣榆人董力生。1949年3月,毛泽东亲自接见了当时人称“董大姐”的她,并为她取名“力生”。董力生是个传奇人物,她既是淮海战役支前模范、全国劳动模范,还是华东地区的第一位女拖拉机手,在50年代,她的事迹激励着许许多多的女性投身到祖国的农业建设中去,为农业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1923年,董力生出生于赣榆县城头镇董青墩村,自幼家境贫寒。12岁就跟着哥嫂到青岛做童工。抗日战争爆发后,跟着哥嫂回到了家乡,农忙种地,农闲挑盐谋生。


1940年底,八路军解放了董力生的家乡,共产党发展群众抗日组织,组织妇女群众学习文化,董力生都积极参加,担任过村识字班队长、妇救会会长、农救会会长。


1942年,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一年,日、伪、顽对抗日根据地实行军事进攻和经济封锁,根据地的军队供给降到最底标准,甚至连发霉的地瓜干和糁子煎饼都吃不上,广大农民十有九家断粮,以糠菜糊口。董力生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组织青年妇女走出家门参加生产,和男青年一样下地劳动。


董力生侄子董自弹:俺四姑个子大,她又没裹脚,她身高1米7几,全干男同志干的活。


那时在农村,只有男人春种秋收,哪有女人下田干活的?因此一些思想守旧的人就笑话董力生是假小子,抛头露面,将来不好找婆家。可董力生不管这些闲言碎语,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只要是党的号召,我就积极响应!1943年,根据地开展评选劳动模范时,她被评为县劳动模范,光荣出席滨海区劳模大会,滨海专署奖给她一头毛驴,还发给奖状,先进事迹登上了《大众日报》。


董自弹:在农村劳动生产,那个时候农村落后没有机械,全靠铁锹,镢头开荒种地。她在坟地里开荒种地,她的手拿镐,全部都是磨的茧子,有的时候都淌血。


1945年1月11日,董力生被滨海区党委表彰,《大众日报》再次刊登了劳动模范她的先进事迹。


在孟良崮战役和淮海战役中,董力生和男同志一样参加支援前线的工作。


董自弹:后来她参加革命到淮海战役打响以后,村里派一些男同志去抬担架,她不在村里派的名额之数。她自动要求跟这些男同志抬担架上前线。到前线以后隐姓埋名,一些男同志都不知道她是女的。


1950年9月26日,参加全国劳模会的董力生见到新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梁军,非常羡慕,并主动向她求教。董力生回来后,就向组织上提出了想当拖拉机手的愿望,山东省民主妇女联合会便把她介绍到国营广北农场去学习开拖拉机。文化水平低的董力生认真钻研和锻炼,终于能开着拖拉机自如地飞驰在土地上。


参加革命之后,董力生曾先后受到毛泽东、斯大林、金日成等领袖的接见。毛泽东的宴请、斯大林赠送的黄呢军服、金日成馈赠的留声机,使她的荣耀达到了巅峰。


即使获得了如此多的荣誉,董力生对自己的家人仍然严格要求。每次回赣榆探亲时,总是要对亲人们叮嘱一番。


董自弹:对家人讲,一生都要跟党走。做任何事情,要依靠自己吃苦劳动艰苦奋斗。任何事情都不允许家里向党组织伸手,要依靠自己的双手劳动来生存,对家人都是这样要求。

 

董力生用自己的勤劳和汗水诠释着老一辈劳动模范的榜样担当,她的传奇经历和不畏困难、勇于拼搏的精神,鼓舞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