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模范在身边)方敬:以身为烛 点燃苏北渔村教育星火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今天的《道德模范在身边》专栏,让我们缅怀一位老人,他曾经倾尽积蓄资助家乡260余位寒门学子。在2018年,他永远了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大家不断前进。他就是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好人、“现代乡贤”方敬。
1998年,已经退休六七年并一直居住在上海的方敬,做出了一个让家人无法理解的决定,他要搬回到父辈出生的地方---连云港赣榆宋庄镇的任庄村。
全国道德模范 方敬:没有人同意不同意,对我来说,你要征求别人同意,那你日子不要过,说走就走。
方敬搬回家乡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想资助更多的贫困学子。方敬的生活谈不上富裕,他只是一名普通的教师,从1949年走上讲台,一直到退休,他把讲课费都存了下来,用于在家乡捐资助学,而他自己则一直过着相对简朴的生活。
全国道德模范 方敬:我身在上海,为什么呢,那点钱在上海花,不值钱。到这里花就值钱。所以从1978年开始,我每年都回来好几次,鼓励学生读书。
1993年,方敬在赣榆宋庄中学设立了“景清奖学金”。多年来,方敬一直用自己的积蓄和稿酬资助贫困生,他还帮助家乡的学校改善教学条件,这些一共花费了他200多万元的积蓄。2011年,方敬查出罹患癌症,家人把他接回上海治疗,劝他留在上海休养,但是他总是惦记着家乡的学生,身体稍有恢复,就回到家乡和孩子们在一起。在他的资助下,任庄村这个原来连高中生都很少见的小渔村,先后走出140多位大学生。方敬的言传身教,让乡亲们逐渐改变了“上学不如上船,读书不如赚钱”的观念,也让家乡宋庄镇成为了有名的省级文明镇。
全国道德模范 方敬:不准学生报答,你做这件事情,是你应当做的。
2018年10月26日,方敬因病不幸去世。他生前曾立下两个遗愿:一是死后将遗体捐赠给徐州医学院,为社会做些有意义的事。二是在父亲坟茔旁,修建小小衣冠冢,永远陪伴自己的父亲。这位无私奉献了一辈子的老人,在生命的尽头再次为世人诠释了“奉献”的真正含义。
市民 万先生:方敬老先生虽然去世了,但是他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让我们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一直快乐地帮助别人,不计较个人得失,帮助别人快乐我们自己。

编辑丨丁浩函
审核丨段潇
来源丨港城36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