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健康生活方式 儿童零食有了“标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对于儿童食品越来越重视,近日,中国副食流通协会发表首份《儿童零食通用要求》首次在营养健康和安全性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规定。这是我国第一个关于零食的专门标准,也是首个关于儿童零食的标准。
儿童食品添加剂的问题一直受到家长的重视,记者在某电商平台搜索发现,打着儿童零食旗号的产品非常多,其中儿童标准定义模糊,制作步骤几乎都是在不放置专门添加剂的前提下,随意添加其认为有助于儿童营养的配料,如牛奶、酸奶、奶酪、盐、糖等,然而大部分食品和成人食品并无区别。6月15日正式实施的《儿童零食通用要求》团体标准,对儿童零食的原料要求、感官、营养成分、微生物指标、食品添加剂等做出了明确规定。
连云港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投诉部主任 单晓生:儿童食品的投诉主要集中在商品标识不全以及更改保质期、食品变质等方面。尤其是小学、幼儿园周边杂食店、流动摊贩销售的没有任何标识的“辣条”、“糖棒”、牛肉干等“三无”儿童食品较多。《儿童零食通用要求》填补了儿童食品领域的空白,使得企业生产有了依据,推动了儿童零食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由于没有“儿童食品”概念和相关食品标准,许多食品生产厂家在生产儿童零食时,执行的多是成人标准,儿童的身体尚未发育成熟,排解能力差,按照成人标准加入添加剂,可能给儿童健康带来风险。《儿童零食通用要求》将儿童按照年龄分为两个阶段:3至6岁为学龄前儿童;6至12岁为学龄儿童,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生长特征,确定不同的重点营养素需求。
市民:现在这个对儿童食品规范的比较好,我们买着还是很放心的。
市民:像现在三无产品太多了,孩子虽然爱吃,但是我们还是管的比较严,不太敢给他们吃,因为现在也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就是在要求下加大力度,让这个儿童食品越走越好。
此外,这一标准还提出儿童零食所使用油脂不应含有反式脂肪酸,不能使用经辐照处理的原料,少添加糖、盐、油,规定氯化钠、蔗糖、脂肪的限值,产品的组织形态不能有明显尖锐突出物,产品口感不崩牙等。
连云港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投诉部主任 单晓生:市消保委提醒广大消费者,要谨慎选购儿童食品,要科学、理性消费,尽量选择到正规、大型商场购买,不要购买无生产日期、无生产厂家、无生产地址的“三无”产品。
编辑丨张艳
审核丨段潇
来源丨公共频道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