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农民到知名企业家 韩金鹏带领乡亲们“奔小康”

2020-06-28 16:37:22


韩金鹏,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民营企业家,这位与共和国同龄的老人曾经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后来乘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东风,经过不懈的努力,创立了一个亿万资产的企业集团,带领着父老乡亲走上了全面奔小康的发展之路。



眼前这位70岁的老人就是韩金鹏,今天,他像往常一样,早早地来到了工厂,仔细检查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向员工了解生产情况。韩金鹏告诉记者,1949年,他出生于灌南县田楼镇,兄弟姐妹四个,因为家庭困难,连初中都没有毕业。为了能挣钱贴补家用,他自学了很多技艺。可即便是这样,当时的生活还是非常拮据。



灌南县民营企业家 韩金鹏:一个偶然的机会,也是我生命中的一位贵人,当时一位老干部对我说,你这个小青年好像什么都懂。最后他把我推荐到田楼农机厂,就是消防厂的前身,到田楼农机厂去做供销员,那时候我20多岁。



对于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韩金鹏无比珍惜,他凭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聪明灵活的头脑,工作做得风生水起。进厂七年后,他就被提拔为副厂长,然后没过多久,他又做了田楼农机厂的厂长。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个人从业经验的不断积累,韩金鹏很快就发现了农机厂在发展中所存在的局限性,于是他决定离开田楼,去县城闯一闯。1999年正值国企改制时期,经过慎重考虑后,韩金鹏决定购买一家濒临破产的消防器材厂。


灌南县民营企业家 韩金鹏:当时这家企业处于什么状态呢?资不抵债,欠债800多万元,几十个人的一个小厂资不抵债,800万元。当时是零资产卖给我的,但是这800万元负债,太大了,思想也有反复斗争。家里父母包括老婆子女都不同意。这800万元在20年前那是什么概念?那是天文数字,我们当时也属于背水一战。



买下了消防器材厂后,韩金鹏将厂名更改为灌南县天意消防器材厂。此后,他与家人共同努力,跑市场、找订单、促生产、抓质量,企业慢慢扭亏为盈。


2004年,在灌南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韩金鹏将工厂搬到了县经济开发区。在他的苦心经营下,企业的销售额逐年增加,产值更是节节攀升。很快,韩金鹏就在苏州、兰州等地建了分厂,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灌南县民营企业家 韩金鹏:从产品结构来说,过去是单纯的手提式灭火器。那时只有几个品种,现在发展到5个系列、40多个品种。生产设备过去绝大部分是靠手工作坊,现在全部是自动化的,全部流水线自动化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了。



如今,从韩金鹏的工厂生产出来的各式消防产品,已经畅销全国各地,三个厂年销售额达3亿多元。当年生活困难的乡里乡亲,如今在韩金鹏的帮扶下,家家建起了两三层的小楼房,很多村民还购置了汽车,走上了全面奔小康的道路。


灌南县民营企业家 韩金鹏:在这里发展的有上千人了,带动了周边一大部分人脱贫致富了,有一条出路了,这样对社会贡献,还是比较大的。


编辑丨张艳

审核丨段潇

   来源丨港城36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