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公益图书馆尽可能惠及每一个渴望读书的人

2020-06-29 22:00:31

      因疫情影响,工厂停工,在东莞务工17年的吴姓农民工决定返乡,退办东莞图书馆读者证时,他写下留言:“我来东莞17年,其中来图书馆看书有12年,书能明理,对人百益无一害的唯书也……想起这些年的生活,最好的地方就是图书馆了,虽万般不舍,然生活所迫,余生永不忘你……”目前,在当地政府部门的帮助下,这位54岁的农民工将继续留在东莞某小区从事绿化工作,因此也能继续去东莞图书馆看书。



      虽然在打工的工厂和出租屋之间奔波,过着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在并不多的空余时间里,这位农民工仍选择让书香浸润自己。这短短一百多字的留言,让我们看到了他被生活淬炼和打磨过后的那份温和与坚定。在窘迫的环境中坚守精神的富足,无关学历和职业,这份真挚的感情流露和对知识的敬畏,令人感佩。这位吴姓农民工的留言走红网络,彰显了图书馆“没有围墙的大学”这一角色定位,也提醒社会,应当提供尽可能多的优质公共阅读服务,让每一个热爱读书的人都有机会亲近书本,有用知识改变命运、改变自我的机会。希望社会能够创造条件,让公益图书馆尽可能惠及每一个像他一样渴望读书的人。



(连云港市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