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预告:2020年连云港创新创业大赛暨“创赢海州•双招双引”英才会 诚邀来“赛”!
连云港市是国家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江苏“一带一路”战略支点。海州区为连云港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产业特色鲜明,人才科技资源集聚,形成了以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高端装备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群。
为推进人才与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围绕连云港市“高质发展 后发先至”主题主线和海州区“三区两城”战略部署,创新人才工作和经济发展工作理念,整合资源,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结合,做到招商与招才并举,引资与引智并重,通过创新创业大赛引进一批带项目、带技术的高层次人才和市场前景好、支撑带动强的产业项目,连云港市科学技术局、海州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联合举办2020年连云港创新创业大赛暨“创赢海州•双招双引”英才会。
7月7日 上午9:00
扫码看直播

本次大赛设未落地项目组、已落地项目组两个组别。重点选择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7个领域参加比赛。
(一)未落地项目组
项目创办主体为拥有技术创新成果的海内外创业人才(团队),或者计划在海州区注册成立新的经营主体的国内外企业。参赛项目应具备下列条件:
1.项目符合海州产业方向,具有一定的科技含量和创新性,产品或服务有明确的市场需求和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可以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团队成员不少于3人;
3.在大赛公告发布时尚未在海州区注册成立企业;
4.参赛项目的产品、技术等归属参赛团队或企业,相关知识产权权属人为核心团队成员或参赛企业,或通过受让、受赠等方式,获得上述知识产权的所有权,与其他任何单位或个人无产权纠纷。
(二)已落地项目组
1.企业具有创新能力和高成长潜力,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研发、制造、服务等业务,拥有知识产权且无产权纠纷;
2.企业经营规范、社会信誉良好、无不良记录,且为非上市企业;
3.企业2019年营业收入不超过2亿元人民币,企业工商注册地址在连云港市内;
4.已落地项目组分初创企业组和成长企业组,工商注册时间在2019年1月1日(含)之后的企业方可参加初创企业组比赛;企业工商注册时间在2010年1月1日(含)之后,在2018年12月31日(含)之前的企业只能参加成长企业组比赛;
5.报名截止前成长组企业必须在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网站(https://www.innofund.gov.cn)完成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注册。对初创组企业不作此项要求。
自评符合参赛条件的团队和企业登录“创业江苏”科技创业大赛官网(网址:www.jscyds.org)统一注册报名。未落地项目组用户类型选择“团队组”、已落地项目组用户类型选择“企业组”进行注册。报名项目应按要求完整、准确、真实地填报参赛相关信息,并对所填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负责。参赛项目全部报名材料(报名表、附件,一式两份)
报送截止时间:2020年9月10日17:00。
报送地址及联系方式:
未落地项目组:海州区委组织部,0518-85427978,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秦东门大街28号海州区政府211室。
已落地项目组:连云港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0518-85813873,江苏省连云港市花果山大道17号科技创业城3号楼801室。
大赛与第九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第八届“创业江苏”科技创业大赛对接,对符合省赛条件的优质参赛项目,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将同时推荐其参加第八届“创业江苏”科技创业大赛。
初赛。初赛计划安排在9月中旬,由组委会办公室负责组织,以会议评审的方式进行,专家评审委员会结合前期项目对接情况,通过集中评议、专家打分的方式,未落地项目组、已落地项目组分别取最终得分前15名、前12名的项目进入决赛。
决赛及颁奖。决赛计划安排在9月下旬,采取材料评审和项目路演方式进行。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专家评审委员会对进入决赛项目的材料进行评审,详细评判项目的可行性、技术水平、市场需求、竞争力及团队成员等情况;第二阶段:抽签决定参赛顺序,通过项目路演的方式对项目进行展示并回答专家提问。专家根据项目展示与答辩情况进行评议和打分,取平均分作为决赛项目的最终得分。决赛现场公布得分,决赛结束后进行现场颁奖。
进入决赛及获奖项目名单具体登录连云港市科技局网站、海州区政府网、海州人才网以及红韵海州、海州科技、海州人力资源、海州商务、海州经济开发区、海州区总工会、海州青年微信公众号查询。
奖金支持。未落地项目组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6名,分别奖励50万元、30万元、10万元和5万元。获奖项目须在大赛结束后6个月内在海州区注册成立企业。待企业按照获奖项目业务范围正式生产运营,并经大赛组委会组织专家考察评估确认后方可领取奖金。已落地项目组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若干名,分别奖励10万元、5万元、2万元和2000元。奖金由企业赛后申领。
创业支持。支持获奖的创业团队优先入驻市级以上创新创业平台,可以为其免费提供一定时间的工位。项目符合海州区招商引资政策的,可以享受资产租购、用地保障等政策。大赛后注册为企业的,优先入驻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给予相应租金减免等扶持政策,协助对接创投、风投、银行等金融机构。协助提供法律服务,帮助企业规范财务管理,搭建人才招聘平台;创办的企业列入高新技术企业重点培育对象,持续做好后续跟踪服务工作。对企业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分别奖励150万元、60万元、20万元;新认定的省级企业院士工作站奖励50万元;新建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分别奖励20万元、10万元。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医疗保健、休假疗养、教育培训等全方位服务。
金融支持。符合条件的参赛企业申请“苏科贷”科技贷款项目,大赛合作银行优先给予贷款授信支持,大赛合作创投机构对有融资需求的参赛项目纳入优先支持序列进行考察。符合条件的人才优先享受小额担保贷款、社保补贴等各类创业扶持政策;符合条件的人才和企业最高享受300万元的“人才贷”和3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并按规定给予贴息。新落地海州区项目,区级产业投资基金给予重点支持,最高给予3000万元扶持,重大项目实行一事一议。
人才支持。符合相关条件人才,优先推荐申报江苏省“双创计划”、连云港市“花果山英才计划”等,对入选项目分别给予最高800万元、500万元资金资助;采取“以赛代评”方式,符合“智汇海州人才计划”条件的项目,直接给予最高300万元的研发经费扶持;对于企业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给予最高每月1万元连续三年的生活补贴、最高200万元购房券以及连续五年每年1万元的住房补贴。
贡献支持。新注册落地海州区项目,符合《海州区招商引资项目扶持办法》(海政办发〔2019〕44号)相关条件的,自投产年度起5年内,由项目所在镇街、园区根据项目类型和对本地区经济贡献度,从地方财政预算企业扶持事项中予以奖励。奖励额度最高为地方留存财力的30%。
其他支持。市外来连参赛的项目获奖后,其参赛交通费用与住宿费用,根据发生费用的实际情况给予每个团队不超过0.5万元的资金补贴。鼓励各类组织机构推荐优秀项目,每推荐1个项目进入决赛且注册落地的,待企业正式运营后,生产制造类项目给予5万元、其他项目给予1万元推荐奖励,如果是由国家人才工程或省、直辖市组织部重点高层次人才工程入选者创办的,每个项目分别另给予10万元、5万元推介奖励;推荐落地项目符合重大产业项目认定基本条件的,同时享受《海州区引进重大产业项目奖励办法》(海委办发〔2018〕32号)相关奖励。
(一)参赛团队、企业应承诺无虚报项目、虚构事实、侵犯知识产权等行为并签订承诺书;一旦发现存在违反上述承诺的失实或失信行为,不论处于大赛何种阶段或赛后,团队、企业自愿承担取消参赛资格、撤销所有奖项及相关科技计划支持、记入信用档案及其他相关法律责任等。
(二)提供的项目资料如发现有抄袭、盗用、造假等不法行为或者活动过程中出现弄虚作假行为,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大赛比赛资格且一切法律责任由其自行负责。
(三)相关项目导致的侵犯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知识产权等法律责任由项目方自行承担,活动主办方不承担任何责任。
(四)为保证项目质量,主办方保留进一步补充本比赛规程以及对部分奖项空缺或减少的权利。
(五)由于突发事件或其它主办方无法控制等不可抗力因素,影响大赛的管理、安全、评审或公正性及其它情况下,主办方有权单方面推迟或取消活动相关环节。
(六)组委会拥有本次活动的最终解释权,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编辑丨张艳
审核丨张弛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