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子有方】高考进行时,考生加油!
高考开考了,本期的《教子有方》节目的直播间邀请了李凤珍,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心理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学硕士研究生,从事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10余年,获评市心理健康教育先进个人、市首批家庭教育指导员基本功大赛一等奖。李老师针对高考考中等细节工作做了详细的解读。
一、用正向思维化解考试期间遇到的困惑和问题
对于考生在考试期间出现的困惑和问题,我们坚持用正向思维去引导考生,即给问题一个积极的解释。在考试期间,无论是考生自身还是周围环境都可能会出现一些新变化新问题,对待这些新的变化和问题我们要及时调整认知,努力寻找这些变化和问题带给我们的优势与价值,同时坚信这些新变化不足以改变自己的节奏。
1、考试期间睡眠不好怎么办?
谁没有做梦、失眠的时候呢?
躺在床上闭目养神也是休息!
一晚上不睡或少睡不会摧垮身体,明天进入课堂进入考场思想高度集中后,完全可以正常考试。
2、考前看不进去书、记不住怎么办?
无论什么时候,记忆和遗忘都是形影不离的朋友!
记不住刚好提醒自己多看几遍!
考试考的是平时积累,这会没那么重要。
3、考试时遇到难题怎么办?
一时没解出来先放放,没准一会儿可以受到其它题目的启发。
我难人难,我不畏难!
如果所有的题目都会,考试还有什么挑战性!
一道题目决定不了全局!
我要尽力保证我会的题目都对!
二、警惕“高考后”的四类不健康心理
1、放纵型心理:放纵型考生在考生群体中占到相当大的比例。他们认为高考结束便意味着苦日子熬到头了,得好好犒劳一下自己,弥补自己这么多年来的艰苦奋斗,因此毫无节制地玩,生活规律全被打破。
2、抑郁型心理:觉得自己考得不好整天郁郁寡欢,吃不好、睡不好、情绪低落,有些还伴随出现强迫思维、强迫行为,自怨自责。还有的会突然性格变得暴躁,让人觉得难以理喻,与家人争执中情绪一触即发。
3、茫然型心理:从原来紧张的高考学习中一下子放松下来后,会出现一段真空状态。对于相当多在高考路上一直被父母、老师推着走的学生来说,随着压力的释放,会产生一种虚无、无所适从的感觉。当他开始去探索自己的需要和追求的时候,发现找不到,这种感觉让他觉得很不舒服。
4、焦虑型心理:主要表现在考试过后的患得患失,尤其是那些平时学习成绩还不错的考生,他们往往期待值比较高,但在等待放榜的日子里,由于不确定性而变得焦虑。这种焦虑对于那些心理素质弱的考生,还会持续加重。
总之,无论遇到了什么样的困惑和问题,我们要努力去寻找机会,看看自己能做什么。考试对于考生来讲是一个自动化的程序,一旦开始,很多内容就会自然而然的呈现出来。
祝同学们都能取得自己理想的成绩,也祝福同学们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各尽其才,各显其能,无论身处什么样的位置都不要忘记去努力的学习和生活!
加油!
编辑丨张艳
审核丨张弛
来源丨FM102.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