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视点:远离家乡去大城市上大学更有利于一个人的成长
高考结束后,高三考生们即将面临的就是填报志愿的问题。前不久在一场直播中,俞敏洪为广大高中生学子提供了一个建议,上大学应尽量远离自己的家乡,一定要去大城市,大城市并不一定是北上广深,但城市一定要有发展、有实力。随即引起很多议论,赞同的一部分人觉得大学走得远一点,看看更广袤的世界。不赞同的人则觉得俞敏洪的建议有失偏颇,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在大城市的压力和塑造下独立自主。那么您觉得上大学远离家乡会比离家近更有利于成长吗?我们有请本台特约评论员王攀对此做点评:
我觉得,远离家乡上大学更加有利于一个人的成长。如果离家乡太近,那么不仅心理上没有独立的意识,就是外在条件上也没有独立的环境,因为总觉得在父母身边;而且无论家庭便利,还是社会便利,都会享受到。换句话说,无论你承认不承认,利用不利用,家乡的那些便利条件,都会成为你成长的一部分,是你的依赖、小靠山,那么你就很难真正的独立。而远离家乡,则是不一样的感觉。有利于独立意识、独立能力的培养。这是第一。
第二,大城市的环境会拓展我们的格局和视野。小地方出来的,和大地方出来的;农村出来的和城市出来的,它就是不一样。这不是歧视什么的;这是一个事实。因为我们的眼界,格局,说白了就是周围的环境决定的。上大学,不只是感受一个大学的氛围,更是感受大学所在城市的氛围。
换句话说,不只是大学会影响你;大学所在的城市也会影响你。那么这个时候,选择一个大城市,对于自己视野具有非常大的作用。如果我们在家乡上学,在父母身边上学,那么我们的眼光、眼界,自身的格局,可能永远停留在那个环境了,停留在父母的水平上。
第三,到什么城市上学,往往决定了你未来工作的起点。尤其是那种非工科类的专业。大家发现,城市建设,特别重视大学建设。为什么呢?因为大学毕业后,往往就地就业了。很多城市都希望多建立大学,多建好大学。反过来对于学生来讲,当你到一个城市读书的时候,那么你会熟悉这个城市;然后在就业的时候,就会作为首选。所以,我们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不妨就远离家乡,选择大城市。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