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玩游戏充值4万多 家长退款遇难题
最近市民江女士跟我们栏目反映,说她的侄子不到一周的时间,花了父亲4万多块钱,其中有两万多借给同学了。孩子跟家长说,同学们借钱是去充值游戏“王者荣耀”了,江女士希望侄子的同学可以还钱。不过同学的家长表示,钱不是自己家孩子花的,不愿意还钱,那这钱是谁花的呢?
市民江女士表示,7月11日晚上,她发现侄儿江星昀在7月6日到11日期间,花了4万多元钱,全部都是孩子父亲银行卡里的钱,江女士是说孩子不到一星期花了家里一年多的积蓄,让他们很诧异。
江女士:他爸就问用哪里的,他说充了一部分游戏币,还有剩下的我们刚刚统计,大概是2万块钱左右,充到其他同学,五六个同学的账上,2万块钱的账。
江女士表示,孩子说用自己的手机绑定了父亲的银行卡,而且一般都是趁家里人休息的时候,开始转账。江女士将账单打印出来,联系了同学家长。
江女士:7月12号的上午跟他(同学)家协商,(同学)说卡里还剩1500个游戏币给我,我这个是不能接受的,我当时账上从微信里转的到你账上是现金,你说这个游戏币给我有什么用,又不是我的钱。
江女士看对方家长不愿意还钱,于是报警,警方联系到了其中一位同学程云帆的家长,对双方进行协调,程云帆的家长告诉记者,自己家孩子只是因为江星昀充值被限额,因此代替江星昀充值,并不是用于自己消费。
程云帆家长:因为他江星昀说游戏(充值)限额了,把这个钱叫我们家孩子充在游戏上,他们想要玩的,把这个装备送给他江星昀,是这个情况,你要说花在我们家孩子的钱上,我愿意(退还)。
程云帆的家长表示,钱不是自己孩子消费的,是被江星昀在游戏中消费了,而且他联系过其他同学家长,说的情况和他家程云帆一样。为了核实这一情况,记者拨打了其他2位家长的电话,但是电话无人接听,或是无法接通。而记者将这一说法询问江女士,她表示江星昀说钱是同学们自己消费的。
江女士:我问他,他说钱没有买装备设备给他们,充的钱他们自己玩了,是这意思,他说的也很简单,他说他一个人怎么玩,一个人没法玩,要几个人一块玩的。
目前,江女士已经在游戏上申请了退款,正在审核,他希望,江星昀的同学也可以申请退款,如果成功的话把钱退还给他家。对此,记者咨询律师了解到,今年5月15日,我国最高法出台的《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二)》中关于合同案件的审理中有相关规定。
江苏瀛之志律师事务所律师 杨玲:第9条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未经其监护人同意参与网络付费游戏或者网络直播平台“打赏”等方式支出的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款项,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可以请求网络服务提供者返还该款项,对于该请求人民法院应当予支持。
该法律规定将未成年人分为无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前者充值打赏的钱,监护人可要求全部退还;后者的监护人可以请求退还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款项,而江星昀今年14岁,属于限制民事行为人。
江苏瀛之志律师事务所律师 杨玲:面对孩子的大额充值,作为父母除了要充分运用法律的武器来进行相应的维权之外,还要注重日常生活中对于孩子的陪伴和引导,多参加户外活动,让孩子找到相应的兴趣点,改掉一些不良的习惯,同时也要妥善保护好自己的手机和银行卡等。
编辑丨 徐蓓蓓
审核丨张弛
来源丨公共频道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