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汛期注意饮食安全 避免不良习惯
我市进入汛期以来,经常会出现连续暴雨情况,加之夏季炎热,温度高、湿度大,食品很容易受到蝇虫、细菌的污染。那么港城市民对汛期饮食安全了解多少呢?
市民: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汛期我们不能喝生水,要喝开水。尤其是不能喝那些没有消毒的井水。我觉得有必要的时候应该买一些瓶装水或桶装水来饮用。
市民:我觉得在汛期期间因为气候比较潮湿,像一些住在低楼层的家庭可能会发生一些比如说食物的霉变这类的情况。不要心疼食物的浪费,就是像这些发霉的食物就尽量不要食用了。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虽然有的市民对于汛期饮食安全有着一定的了解,但还是有很多市民不太重视。记者从连云港市中医院消化内科了解到,由于港城正值汛期,同时气温多变,因此消化内科门诊的病例也多起来,很多病人因为食用了发霉等食物而引起了消化道方面的疾病。
连云港市中医院消化内科主任陈允旺:如果出现消化道症状应该及时处理,同时建议广大听众不要食用变质的食品。食物要烧透烧熟,生熟存放应该分开,少吃冷荤类菜肴,不吃生的动物性食品。洪涝期间,食物不易保存,特别是受灾群众聚集地或者参与救灾人员的食堂,更要按需加工食物。尽量不要食用剩饭剩菜。
记者了解到,除了避免或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注意家庭及饮食卫生,消化内科专家也提醒广大市民,伏天人体大量出汗,胃肠道蠕动减弱,消化功能减退,容易出现食欲不振、厌食等。市民要注意科学饮食,荤素搭配、蔬果兼顾,避免不良习惯,特别要保证孕妇、少年儿童及老年人的营养摄入。此外,要关注身体健康状况,如有不适须及时就医。
连云港市中医院消化内科主任陈允旺:健康的饮食是合理膳食,营养均衡,保证优质蛋白质的供给。一旦发生因进食食物引起不适,如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时,患者应尽快就医院就诊。就诊前可以采用简易方法进行自救,如手指、筷子、勺子等刺激舌根部帮助中毒患者催吐,以减少毒素吸收,同时最好留存进食的可疑食物,以备检查。
编辑丨 徐蓓蓓
审核丨张弛
来源丨公共频道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