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圆残疾人就业梦 让他们重拾生活信心

2020-10-21 17:15:11


残疾人的就业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因为身体上的一些限制,残疾朋友们的就业选择相对较少,收入不稳定,生活困苦也就成为了这部分人群的常态。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十三五”以来,市残联基本建成了全市残疾人就业培训体系,实现多层级覆盖、多形式运转、多方位服务,帮助残疾人实现就业,让他们重拾了生活的信心。



今年32岁的乔先生原本是我市鹰游集团的一名职工,今年,一次工伤导致他的右手落下了残疾,无法胜任之前的工作,正在他自暴自弃的时候,辖区江化社区的工作人员找到了他,将他带到了幸福路街道江化社区残疾人之家,在这里,他不仅实现了再就业,也给家庭减轻了负担。


市民 乔先生:鱼线是根据单个计价的,正常1000多块钱一个月。残疾人之家每天一顿免费的午饭,家里面轻松了,不用专门回来再做饭了。



在海州区幸福路街道江化社区残疾人之家,类似于乔先生这样的情况的还有30多人,他们因为各种原因导致残疾,给原本就不太富裕的家庭带来了极大的压力,而残疾人之家的出现,这让他们看到了希望,也找到了归属感。



市民 杨女士:一个月现在是700多块钱,以前才300 400元,现在涨了一倍多了,我们下岗人真的,残疾人岁数大了,找工作也不好找,有这个机会,我们非常感激街道或者政府,给我们这个机会,非常感谢。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海州区江化社区残疾人之家,设有残疾人康复室、活动室、书画室、阅览室等等,初衷是为辖区内的残疾人提供日间照料。成立以后,工作人员意外发现,残疾人再就业的意愿十分强烈,于是便与部分企业合作,开通了残疾人辅助性就业项目,加工鱼线、纸巾盒、柳编等等。短短两三年就帮助了辖区50余名残疾人实现了就业。



海州区幸福路街道江化社区主任 张志华:我们现在社区主打辅助性就业项目来推广,因为我们也认为帮助残疾人的话,不能只局限于生活方面的照料,还有精神方面的一些帮扶,从收入上的提高,能够让他们增加自信,也让他们能够更好融入社会。



除了辅助性就业,连云港市残联还与部分知名企业联合,提供安置性残疾人就业。位于市开发区的连云港奥迪斯丹包装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高中档瓦楞纸箱的民营企业。公司现有员工32名,其中残疾员工12人。在这里,残疾职工享受更优惠的福利待遇,个人代扣社保由公司承担,底薪比正常员工多300元;他们平均月工资4000元左右,在这个公司上班的残疾职工不再是家庭的累赘,很多人还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连云港奥迪斯丹包装有限公司事业部主管 陶敏:首先根据他的状态,一般会安排到后道,订纸箱这个工序,安全、简单。如果感觉福利员工,这个小孩想多学,我们就安排到前道,那就复杂了,涉及到包装设计,印刷。我们就把他分配到前道工序。在我们这里的福利员工,相对于经济收入来讲,更需要的是关心关爱,走到他们心里去,发现他们每个人都挺可爱的。


记者了解到,为了促进残疾人朋友就业,我市先后建立残疾人培训、实习实训基地15个,集中就业示范基地15个、小型可复制“师带徒”残疾人培训点105个,“互联网+”电商孵化基地2个,残疾人创业孵化基地4个,盲人按摩点300余个。全市实现按比例稳岗就业残疾人1500余人,集中稳岗就业600余人。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2750余名,辅助性就业1200余名,重度残疾人居家就业600余名,盲人按摩从业人员500余人。提升了残疾人朋友的幸福感、获得感。


编辑丨刘敏

审核丨段潇

来源丨《港城36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