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人遭遇“智能机”困境 怎么解?

2020-11-03 17:36:30


互联网时代,人们的吃穿住行变得越来越便捷,网上预约,网上下单,钱包不再是必需品,一部手机就能搞定一切。然而,对于一些年纪较大的老年人来说,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却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上午,55岁的刘先生来到市中医院就诊,由于平时不太用智能手机,没有设置苏康码,刚进大门就被疫情防控的工作人员拦了下来,需要手动填写个人信息。



老年人:不会操作手机。
记者:那平时怎么办?
老年人:不去其他地方。
记者:就是尽量少去是吧,这样也挺不方便的吧?
老年人:不方便。



医院工作人员:我们就对他进行写一下名字电话登记一下,这样方便嘛,要不然我们找不到他人,到时候就不好管理了这一块。
记者:是不是年纪大的人用智能手机就非常少?
医院工作人员:相对而言吧,有的他的孩子会帮他设置好,会帮他点好了,就在那个页面,还有的他有,但是不会用按,就是我们来帮他按一下。



事实上,与刘先生有着同样遭遇的老年人还有很多,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虽然现在大部分的老年人也都使用上了智能手机,但是由于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的限制,往往只会使用一些基础的打电话、发短信的功能。尤其是一些70岁以上的老年人,老旧观念没有转变,总认为手机支付不安全,对于电子产品也是格外的抵制,如果没有年轻人帮助,出行、购物、就医等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老年人:我们不用这(移动支付)东西,用不了,不能用,不会用。
记者:那平时手机怎么办?
老年人:平时就是上上网,打打电话。

老年人:不会啊,手机买票也不会,预约也不会。
记者:那怎么办?
老年人:就去现场买,到车站去买。自己也想学的,但是过两天就忘记了。



今年4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60岁及以上网民占全体网民比例的6.7%,人数为6057万。而2019年末,中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为25388万人。也就是说,有近2亿老人未曾接触过互联网。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而数字的背后是老人们在智能时代里面对的窘境,是对他们心理和信心的一种冲击。针对这种情况,我市老年大学开办了智能手机培训课,各窗口单位也增加了很多志愿者服务站,免费为老年人提供服务,解决他们不会操作智能手机以及部分电子设备的难题。



志愿者 陈芸:一般像70岁往上的用的都是老年机,这样的话,我们就是引导老年人,我们会帮他们填写相关的信息,比如姓名,身份证号及电话号码,有利于出问题的时候,我们去联系。

志愿者 滕姣:老年人还是缺少和子女的沟通,有什么帮助和需要,及时和子女多讲讲,交流交流这一块,我感觉还是缺少交流这一块,子女还是不要厌烦比较好。


编辑丨刘敏

审核丨段潇

来源丨《港城36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