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跨区作业助农增收 今年收入将达7亿元
连日来,连云港市外出跨区作业的农机手陆续返回,投入到本地的秋收大潮中。今年,连云港市农业农村部门在满足本地需求的基础上,积极组织机具外出跨区作业,外出跨区收割机达9286台,预计今年跨区作业收入7亿元。
上午九点半,装载着联合收割机的车队,缓缓驶入东海高速口,通过绿色通道,工作人员拍照核对车辆信息后免费放行。从10月底开始,东海一大批跨区作业的农机手带着江苏秋收的订单,纷纷从东北、江西等地返程,投入本地的水稻收割的大忙当中。
单华江是一名农机手,这次和他一起征战东北跨区作业的队伍共有30多台农机。他告诉记者,自己跨区作业已经有十五个年头了,今年10月1日随队伍出发去东北建三江,自家的农机合作社去了五台农机,每台挣了四五万块钱,跨区作业已经成为他增收致富的一项重要来源。每年的8月份,他就已经提前签好了江苏秋收的订单。这几天将东海农场一万亩的水稻收割完后,11月中旬,将出发去南京六合、高淳等地继续进行水稻收割作业。这样不仅没有耽误农时,而且合作社的农机也得到充分利用。
据了解,东海县拥有联合收割机6500台,每年长期从事跨区作业的有4000多台,已经成为全国跨区作业的主力军,跨区作业整个营收达到4个亿,东海的农民人均增收突破300块钱。近三年来,东海县统筹各类奖补资金达到三个亿,带动社会资本投入达到十个亿。目前,全县的农机保有量达到了2.6万台,从耕种收到植保、秸秆还田、仓储、烘干全程实现机械化。
为了推动农机跨区作业良性发展,助力农民增收。今年,连云港市农业农村部门积极采集信息,帮农机手找活干,帮农户找机用,有序促进农机和机手的流动,降低作业转移成本。另一方面,在继续巩固好麦、稻收获市场的同时,着力拓展多季节、多作物、多环节的作业市场,农机手和多地签订作业合作,这将成为连云港市农机跨区作业的新增长点。
记者丨王伟宇 张韬 王强
编辑丨张艳
审核丨段潇
来源丨融媒体新闻中心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