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播间带货火爆 你“买它”了吗?

2020-11-10 17:17:15

现如今,直播带货正势头正猛,尤其马上就到“双十一”了,直播加上优惠,是不是又可以囤货了呢?主播们说着“买它 买它”“这个真的便宜”的时候,你心动了吗?



主持人李小婷:“双十一”到了,您剁手了吗。今年的“双十一”比平时的来的更早一些儿,而这几年直播带货已经成为了各大平台最大的力度的促销活动之一,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直播都卖些什么。185现在我们就打开某购物平台,看看直播到底卖些什么。我们打开之后看到了有一个双十一直播,里边有卖首饰、化妆品、衣服,还有一些日用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这些东西。不知道您会不会看直播买东西呢?


市民:(有没有看过直播带货?)看过。有没有买过?有。

市民:看到合适的肯定会买。

市民:有时候它(直播视频)会自己跳出来,但是自己不买,我们平时买的可能还是比较信赖的那种。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市民多多少少都看过直播带货的视频,而且如果看到自己需要的会选择下单购买。那么直播带货有什么吸引消费者的地方呢?市民表示,主要是价格便宜。

市民:因为毕竟很多主播直播带货的话,可能会比平时搞活动要便宜一点,送的东西比较多一点,可能打比方说我需要的,或者我缺的东西,我可能会愿意购买。

市民:平时需要用到的,或者是它价格实在是便宜的那种,会囤货。

市民:直播带货,看到直播能听到人家讲解,感觉比在网上看的更多一点,他讲的更细一点。


直播带货都会有一些重复的信息冲击着消费者,比如“买它”,“这个真的很便宜”,“这个一定要买”,“买一送一等”等等。记者查询资料了解到,上个月,李佳琦、薇娅两位淘宝顶流主播在“双十一”预售第一天达成了70亿元的交易额,以及3亿的累计观看人数。而近段时间,新上线的直播带货的主播层出不穷,连众多明星也加入直播带货的战队。不过在直播如火如荼开展的背后,也有一些“翻车”的现象。11月6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文指出网络直播营销存在七类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分别是:虚假宣传;退换货难;销售违禁产品;利用“专拍链接”误导消费者;诱导场外交易;滥用极限词;直播内容违法。对此,市民表示,直播带货的时候,还是会注意产品质量的。


市民:我看人家买那么多,看评价,看评价好就买。

市民:第一是品牌熟不熟悉,第二就是看他介绍的。



消费者在直播间买到次品或假货时,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一、消费者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向卖方主张违约责任。

二、消费者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向卖方主张侵权责任。

三、消费者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要求卖家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具体来说,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3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500元的,为500元。

四、消费者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要求卖家赔偿因购买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而遭受的损失,此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10倍或者损失3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1000元的,为1000元。



主持人李小婷 :直播带货虽然火,但是我们建议您在购买物品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尽量选择一些信誉好的商家,最好是选择旗舰店去购买,因为这样的话,您的商品质量会得到保障,维权也会更方便。




编辑丨徐蓓蓓

审核丨段潇

来源丨公共频道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