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那些事 | 永不消逝的电波
一开始就配人工耳蜗?先配个助听器试试看
《人工耳蜗植入工作指南(2013)》明确提出,重度聋患儿配戴助听器3~6个月无效或者效果不理想应行人工耳蜗植入;极重度聋患儿可考虑直接行人工耳蜗植入。
1.促进听觉系统发育。因为耳聋使大脑听觉通路沉默,没有声音,听觉通路无法正常发育。因此需要接受外界环境声的不断刺激而促进听觉系统,特别是听觉系统的中枢段的发育,通过验配助听器使失去听声能力的聋儿听觉通路能感受到声音的刺激(尽管仍不能听懂声音),使听觉系统得以发育。
2.对于聋儿(尤其是重度、极重度)配戴助听器看上去作用不大,然而的确有所帮助。助听器传入大脑的声音有助于持续刺激听觉通路,从而帮助听觉神经在植入后更好地对声音产生反应,这也为术后编程调试打下良好的基础,有利于康复。
3.配戴助听器还有助于为孩子配戴外部植入装置做好准备。
4.随着家庭康复意识增强、孩子自身发育,通过调试助听器、评估助听效果等,让孩子通过助听器解决听损补偿问题。
进口耳蜗和国产耳蜗哪个好?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现代人工耳蜗的技术和参数大同小异,国产人工耳蜗无论从技术上、原材料还是效果都与进口品牌并无差异。选择人工耳蜗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而不是最贵的。
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时间越早越好?要因人而异
目前公认的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人工耳蜗植入是唯一有效方法,术前配戴过助听器并且效果不佳或无效的,经过术前的多方面评估和检查,由专业耳鼻喉医生团队会诊后,应尽早植入人工耳蜗。
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大部分人工耳蜗植入体均用于年龄在12个月及以上的病人。
对未满1周岁植入人工耳蜗,可能因患儿体重低、颅骨薄等原因,麻醉风险、手术风险明显高于1周岁患儿。
未满1周岁小儿听力学评估难度大,可能仅凭一两次听觉诱发反应的结果就对6~12月龄儿童做出极重度听力损失的判断,可能显得有些武断。
特殊病例除外,如脑膜炎导致的耳聋因面临耳蜗骨化的风险,建议在手术条件完备的情况下尽早手术。
想适配人工耳蜗怎么办?救助政策来帮您
具有江苏省户籍;年龄1-14周岁;听力损失为重度聋以上,配戴助听器康复效果不佳,医学检查无手术禁忌证,双侧耳蜗及内听道结构正常,无蜗后病变,精神、智力及行为发育正常;家长对人工耳蜗有正确的认识和适当的期望值;家庭有能力配合并保证受助人在定点康复机构至少接受一年的康复训练。满足以上条件的患儿可申请江苏省听力残疾儿童人工耳蜗康复救助项目。
该项目为每名救助对象提供基本型人工耳蜗产品1套;手术费按规定进行医保报销后,按照每人不高于12000元的标准据实报销,手术费指术前检查(复筛)、手术及术后5次调机(含开机);术后康复费纳入我省残疾儿童基本康复项目补助范围。
人工耳蜗救助政策如何申请?请看这里
到户籍所在地市、县(市、区)残联申请或登录中国听障儿童服务网(https://www.hearingkids.org.cn/)申请。咨询电话:025-86993725、86993739。
人工耳蜗康复救助项目详细情况请看下图
编辑丨刘敏
审核丨张弛
来源丨连云港市残疾人联合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