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保居民健康安全

2020-12-08 14:55:13



“十三五”期间,我市始终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积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疗资源快速增长,医疗卫生基础更加夯实,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健康环境及服务质量明显改善,“健康连云港”建设迈出坚实步伐,百姓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一大早,板浦中镇卫生院的家庭医生团队来到小浦村村民李女士家中,为她检查身体,并建立健康档案。李女士告诉记者,因为她腿脚不好,外出不便,现在建立了健康档案,一个电话,中镇卫生院的医生就能来家中问诊,特别方便。



村民李女士告诉记者,身体不方便,一个电话打给中镇医院的医生,就来给我量血压测血糖。现在看病很方便,医院对我很好,电话一打,头晕啊、身体哪里不方便,医生都亲自上门。


中镇卫生院的医生告诉记者,在他们的辖区范围内,居民健康档案已基本全覆盖,尤其对一些残疾人,更是制定了特别诊疗方案。



在花果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妇科主任医师冯文正在为患者进行问诊,她每周四都会来到这里。花果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自从和市第一人民医院建立了紧密型医联体后,对他们帮助很大,既带动了他们医生的诊疗水平,也提升了整个中心 的服务能力。




“十三五”以来,我市公共卫生服务持续加强,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达80元,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87.9%。常住人口签约服务覆盖率达44.56%,其中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73.36%。妇幼健康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形成以市、县、乡妇幼健康服务机构纵向联合为主要路径的医联体,高质量实施“健康妈妈工程”,全力保障母婴安全;疾控机构、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三位一体”的防治服务体系得到完善,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全市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95%以上。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分级诊疗就医秩序逐步形成。城市三级公立医院牵头成立医疗集团6个,县区公立医院牵头成立县域医共体7个,建成儿科等17个专科联盟。县域就诊率达90%,基层医疗机构诊疗量占比达70%。医疗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医疗服务环境改善。“十三五”期间,市一院高新院区、新妇幼保健院投入使用,市中医院医养康复综合楼项目基本建成,市二院病房楼开工建设。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和完善,全市建成7家专科医院,建成省市临床重点专科27个,省级、国家级救治中心各3个。柔性引进高层次临床专家32人,设立国医大师、院士工作站9个。持续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达到省级示范标准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比例分别提高到66.3%、12.5%,累计建成16个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和社区医院。



市卫健委主任周伟介绍,预计2020年全市人均期望寿命增至77.53岁,比2015年增加近1岁;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27.68%,比2015年提升了11.42个百分点;2020年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到28101张,比“十二五”末增加了9066张,增长幅为47.6%;全市执业医师数达到12870人,比“十二五末”增加4169人,增幅为47.9%。“十三五”规划目标全面完成。


记者嵇健

编辑丨张艳

审核丨段潇

   来源丨融媒体新闻中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