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星接连因肝癌去世,医生提醒,这些问题需警惕!

2021-03-01 11:00:44

2021 年 2 月 27 日

著名影星吴孟达因肝癌去世


 微信图片_20210301090600.jpg


去年年底,达叔因心脏不适去医院体检,无意中发现肝癌,但此时癌细胞已经开始扩散。


2021年2月3日,辽宁籍音乐人、演员赵英俊,因肝癌病逝,终年43岁。


 微信图片_20210301085127.jpg


此外,演员傅彪、肥姐沈殿霞、创作《如果还有明天》的音乐人刘伟仁、“台湾爵士女王”王珍妮、广播DJ大卫王等也都是因肝癌去世。


2018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约40万肝癌病人,发病率位于癌症的第四位;每100个因癌症去世的病人中,24个为肺癌患者,14个胃癌患者和13个肝癌患者,死亡率位于第三位。


可见,肝癌在我国高发且恶性程度相对更高,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


微信图片_20210301085326.jpg


今天《健康早八点》节目邀请了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肝病科张婷主任跟大家谈谈哪些是肝癌的高危人群?肝脏受损会给我们发出哪些预警信号?



我们常常称肝癌为癌中之王。导致肝癌(发生)最常见的因素是乙肝病毒感染,我国75%左右的肝癌患者均有乙肝病史。另外导致肝癌的因素还有丙肝病毒感染,饮酒,脂肪肝,食用霉变的食物。


为何很多肝癌发现就是晚期?


肝癌的癌细胞极其“狡猾”,习惯在人体的右上腹(肝区)悄无声息地繁殖后代,这种的起病方式常常不会有早期症状。


然而,当肝癌认为自己“独占鳌头”后,便开始四处派遣癌细胞子弟兵,试图“开疆扩土”。因为肝脏的供血非常丰富,肝癌很容易“近水楼台先得月”,将领土扩张至肝脏内的其他区域。


此外,肝癌细胞还擅长“见风使舵”。借着从肝脏返回心脏的血液循环的东风,肝癌细胞就能轻易到达全身各处,最常见的“殖民地”有肺脏、肾上腺、骨骼和脑部。


因此,当患者出现右上腹疼痛(多为首发症状)、食欲减退、腹胀、腹泻、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或者乏力、消瘦、发热等恶性肿瘤常见的全身症状,或当“殖民地”引起症状时,通常患者已经进入难以治愈的中晚期。


微信图片_20210301085530.jpg


关于乙肝


大家都知道,我国曾是世界上乙肝最严重的国家,50岁以上人群中有较多的乙肝患者。但从上世纪80年代,乙肝疫苗研发成功和普及接种后,20-30岁以下年轻人中的乙肝患者已经比较少见了。


2016年全球HBsAg阳性率据估算为3.9%,我国为6.1%,虽已不再高居世界首位,但庞大的人口基数使HBsAg阳性人群绝对数仍为世界之最,且现有的乙肝患者中大多数为母婴传播。


“上医治未病”,如何预防乙肝呢?


第一,保护易感人群。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HBV感染最有效的方法,主要针对性保护新生儿,其次为婴幼儿,15岁以下未免疫人群和高危人群。


第二,管理传染源。我们建议对其家庭成员进行乙肝检测,对易感者接种乙型肝炎疫苗。


第三,切断传播途径。比如理发、刮脸、修脚、穿刺和文身等器具应严格消毒,如若性伴侣为HBsAg阳性者,应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等有效措施来切断传播途径。


关于丙肝


丙肝与乙肝有一个很显著的不同,丙肝没有疫苗!所以需要在平时生活中提高防患意识,预防经皮肤黏膜的传播,如文身文眉修脚,不共用剃须刀及牙具等;预防性接触传播如建议MSM和有多名性伴侣者应定期检查,对青少年应进行正确的性教育等;预防母婴传播,应到正规医院分娩,可以有效阻断垂直传播;避免到非正规医疗机构(牙科、美容)看病以及避免非法途径献血、采血。


关于酒精肝


在过去30年间,中国酒精摄入量增速惊人,超过世界绝大多数其他国家。上世纪80年代普通人群中重度饮酒的比例仅为0.21%,但到上世纪90年代已升至14.3%;1999年有数据显示肝硬化病例中10.8%为酗酒所致,至2003年这一比例已上升为24%。由此可见我国饮酒问题较为严重。


每天喝一点是否有利于健康呢?从医学角度出发,酒精是非常明确的致癌物,没有所谓的“安全量”,每天喝点比偶尔喝大更加危险。尤其对于引起肝硬化来说,每日12-24克酒精即可显著增加风险。


而一旦开始戒酒,无论是哪一阶段,都可以显著降低疾病的发展,减少肝硬化的并发症如出血、穿孔等。


关于脂肪肝


2018年,我国脂肪肝患病率29%,有四亿多脂肪肝患者。更令人震惊的是,我国NAFLD(非酒精脂肪肝炎)患病率从18%升至29%,只用十年,增速在西方国家的两倍以上,目前我国的NAFLD患者数量已高居世界首位。


脂肪肝的危险因素包括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肥胖,以及II型糖尿病、高血脂和胰岛素抵抗。


如果得了脂肪肝应怎么办?


因为脂肪肝是一种可逆的肝脏病理改变,所以做到合理饮食、控制摄入食物的热量、控制体重以及适度运动是可以使脂肪肝逐渐消退的。


关于黄曲霉素


黄曲霉素存在于何处?主要在农作物的不当干燥与储存中易产生且难消除,亦会存在于黄曲霉素污染的粮油及制品如玉米、花生等。减少黄曲霉素的摄入十分重要,比如远离一切霉变的食物、过期变质的牛奶,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花生油,保持厨房用具的干燥等。



《健康早八点》

FM102.1  8:00-8:30



编辑丨王婷婷

审核丨段潇

来源丨FM102.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