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品安全警示 请注意!

2021-03-17 20:09:56


当前正值春夏交替之际,雨量充沛,温度适宜,是野生蘑菇生长旺盛的时节,我国已知可食用的蘑菇有1000多种,有毒蘑菇有400多种,其中含剧毒可对人有致死危险的蘑菇有40多种。毒蘑菇所含毒素非常复杂,毒性非常强,而常规烹调方式不能破坏其有毒成份,中毒没有特效解毒药,死亡率极高,而且野生蘑菇有无毒性从外型上很难区分,因此特别提醒各位市民不要采摘、买卖和食用野生蘑菇。若有误食请及时就医治疗,切莫延误!


几种常见毒蘑菇


图片


远离毒蘑菇的三点建议 


不采摘

市民不要因为好奇或为满足口腹之欲采摘野生蘑菇或来源不明的蘑菇。对于路边草丛的野生蘑菇,由于鉴别毒菌并不容易,市民最好不要轻易采摘不认识的蘑菇。


不买卖

注意勿在路边摊贩购买蘑菇,即使在正规市场上购买野生蘑菇,也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不要偏听偏信,轻易买来食用。


不食用

欲避免类似中毒事件,家庭饮食关键在于不随意食用野生蘑菇。餐饮服务、集体聚餐尤其是学校食堂、单位食堂、建筑工地食堂、旅游景区供餐单位、托幼养老机构食堂、医院食堂、农村集体聚餐等集体用餐场所,严禁加工销售有毒野生蘑菇,以确保饮食消费安全。


误食毒蘑菇后的自我急救措施


1、立即呼叫救护车赶往现场;

2、中毒初期可使用物理催吐或药物催吐进行排毒。先让病人服用大量温盐水,可用4%温盐水200~300ml或1%硫酸镁200ml,5~10ml一次,然后可用筷子或指甲不长的手指(安全的物件)刺激咽部,促使呕吐;或者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用硫酸铜,吐根糖浆,注射盐酸阿朴吗啡等药用催吐;

3、孕妇慎用催吐;

4、如果中毒者出现昏迷,则不宜进行人为催吐,否则容易引起窒息;

5、加盖毛毯保温;

6、凡同食用过同样蘑菇者,无论是否发病,同样需立即到医院进行检查;

7、食用过的剩余蘑菇,应留存以供检验,查明中毒原因。


几种不靠谱的毒蘑菇识别方法


1、“颜色鲜艳的,或外观好看的蘑菇有毒”。

事实上,没有具体绝对的标准。色彩不艳、长相并不好的肉褐鳞小伞、秋盔孢伞等极毒。但同样很漂亮的橙盖鹅膏,却是著名的食用菌。


2、“不生蛆、虫子不吃、味苦、腥臭的有毒”。实际上,著名毒菌———豹斑毒伞常常被蛞蝓摄食,不少有毒种类可以生蛆。


3、“与银器、大蒜、米饭一起炒或煮后变黑色的有毒”。这种错误流传甚广,实际上蘑菇毒素不会与银器发生反应,这实为臆测的谬传。


4、“受伤变色、流汁液者有毒”。

其实这并不绝对,像松乳菇、红汁乳菇受伤处及乳汁均变蓝绿色,却是味道鲜美的食用菌。


5、“菌盖上有疣、柄上有环和具菌托的有毒”。

虽然这类菌有毒种类的比例较大,但也并非绝对如此。许多毒菌并无独特的特征,如外观很平常的毒粉褶蕈就很毒。


毒蘑菇生长广泛,与食用菇没有明显区别,仅凭肉眼难以鉴别,千万不要迷信于靠外形、颜色、气味、汁液等传统经验方法识别毒蘑菇,即使是真菌专家也难以仅靠其外形特征就能轻易分辨开来,鉴别是否毒蘑菇需要进行动物试验、化学分析、形态比较等。


预防毒蘑菇中毒措施


不采摘、不购买、不经营、不加工、不食用野生蘑菇!

对个人和家庭:不采摘、不购买、不加工、不食用野生蘑菇!

对商户和酒店:不购买、不经营、不加工野生蘑菇!



编辑丨张艳

审核丨张弛

来源丨食安港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