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服务 让车管业务办理更便捷
近年来,连云港市车管所严格落实、逐项推进“放管服”改革举措,逐渐从“管理者”的角色转变为“服务者”,将“群众上我门”变为“我上群众门”,同时做好源头监督,杜绝安全隐患,群众和企业满意率大幅提升。
3月25日下午4点多,大众4S店上牌专员林先生来到连云港市车管所,准备给14辆新售出的汽车办理车牌。林先生本想着下班前肯定办不完了,还得给车主解释一下,让他们次日再来。没想到车管所查验人员、受理人员加班加点,一直忙到晚上6点半,将所有车牌都办好了。林先生和车主们既意外又感动。
想民之所想 急民之所急 办民之所需
4月5日上午,市民张先生来到交警支队车管所,将一面“想民之所想 急民之所急 办民之所需”锦旗送给了车管所民警。
原来,在今年3月20日,驾驶证考生张先生向车管所民警反映:当天是其驾考准考证明有效期截止最后一天,如果当日不能完成剩余科目考试,之前考试成绩将全部作废。针对这一特殊情况,车管所民警立即为该考生开通绿色通道,确保当日完成科目三驾驶技能和安全文明考试。但因网络故障又迟迟不能考试,最终通过工作人员多方努力,张先生于当晚8时许,在符合驾考要求条件下顺利领取驾驶证。
“群众上我门”变 “我上群众门”
4月15日上午,市车管所组织警力前往灌云县江苏郡泰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为该公司新购买的100辆新能源客车提供上门查验、新车上牌服务。由于本次上门服务查验车辆多、任务重、时间紧,市车管所提前对接,准备充分,圆满完成本次上门服务,确保100辆公交客车在2021年元旦投入运营。为了表示感谢,江苏郡泰公共交通有限公司负责人专程将锦旗和感谢信送到市车管所。
以前,企业和群众办理与车有关的业务都要往车管所跑,而现在,连云港市车管所的很多业务都从“群众上我门”变成了 “我上群众门”,让群众“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都不跑”。为了方便群众,连云港市车管所在全区设立了6个便民服务网点,26个登记服务站,并在警力紧张的情况下,抽调4名民警驻站办理大型车辆业务。
市民张先生于4月18日在长城4S店购买了一辆汽车,打算4月19日(周一)到市交警支队车辆管理所上牌。张先生正犯愁工作日请假困难,担心到车管所排队耗时耽误工作。4S店工作人员告知张先生,按照公安“放管服”改革相关工作要求,车辆上牌过户等业务已下放至全市各社会登记服务站办理,且周六、周日也可以办理。随后工作人员将张先生带到4S店临近的机动车登记服务站,帮助张先生在网上缴纳了车辆购置税,并快速办理好车辆上牌的手续,全程只用了十分钟。张先生感慨,现在老百姓办理车管业务真是太方便了,切身体会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百姓少跑腿”的政策实惠,公安机关服务为民的理念真正落到了实处,给公安点赞!
2019年4月连云港市车管所推行“电动自行车带牌销售”,市民在购买满足新国标要求的电动自行车时,在销售企业门店即可享受上牌服务,有效缓解了上牌等待时间长、路程远、往返跑的问题,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电动自行车注册登记率。现市区已有168家电动车销售门店实现了带牌销售。
2020年11月非机动车管理股搬迁至建设东路6-6号交通驾校便民服务站,为群众电动自行车上牌提供了方便,同时也利于加强对市区各电动自行车带牌销售点的管理。利用交通驾校地理优势,非机股积极开展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宣传。随着我市交通的发展,路面管理日益规范,各高校对校内电动自行车也要求必须上牌才能进校园。非机股根据各高校的具体情况,分析在校大学生的消费习惯,采取不同措施方便新国标电动自行车上牌。针对江苏海洋大学的学生大多自购的情况,依托其校内电动自行车销售企业,设立带牌销售点。为减少大批电动自行车往来服务站,非机股主动为连云港职业教育学校200辆集中办理上牌业务。
与时俱进、主动创新
2020年疫情防控最严峻之时,群众不能到现场办理业务,网办中心首当其冲提出要充分发挥“互联网+车管服务”新模式,实现车管业务网上办、掌上办,简化办事流程,提高服务效能,极大的方便了群众。网办中心编辑文案,制作视频,不断加大网上办宣传力度,手把手教群众使用“交管12123”APP办理25项车驾管业务,实现网上“不见面办理”。为了推广网办业务,我所联合邮政向全市多家汽车销售企业投放200余个展架,宣传临牌网上办、不见面办,2020年下半年办理量比上半年办理量同比增长了70%。通过不懈努力,共计发送业务办理提示10万余条,办理网上换领驾驶证、申请免检车检验合格标志、补领机动车号牌和申请新车临时号牌等业务5万余件,处理交管12123用户咨询和信息申诉约9万件。
“源头监督”守好安全防线
全市重点车辆及驾驶人源头监管工作实行“属地管辖、分类监管、分级实施”,形成警格网格管理模式。支队车管所作为车辆及驾驶人源头监管工作的职能部门,日常负责本辖区源头监管工作的统筹协调、信息资料汇总、业务培训、检查指导及考核等工作。每月通过源头监管系统向各市、县执勤大队推送监管对象基础信息,督促大队将监管对象的相关信息层层分配落实到监管民警,确保应管不漏,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在平日源头监管考核的基础上,按照省总队的统一部署,支队将车辆及驾驶人交通安全源头监管工作纳入日常基础性工作,并列入工作绩效考核。
开展全市五类车驾驶员背景审查工作。深入排查梳理。要多措并举、弹性工作、主动上门、加强沟通,对辖区内“两客一危”、“营转非”大客车、校车进行全面排查,并按要求将车辆和驾驶人信息登记在册,及时录入源头监管系统进行列管。对发现车辆逾期未检验、未报废、违法未处理及驾驶人逾期未审验、未换证等风险隐患的,一律责令停运,督促限期整改。
通过红黑榜曝光安全隐患较多的运输企业,倒逼企业压实主体责任。今年以来,支队车管所联合运管处对省总队通报的16家全市“黑榜”重点运输企业逐个上门走访约谈。通报了企业存在的隐患问题,对下一步整改提出了要求。通过约谈引起企业高度重视,加强对内部惩处和驾驶人教育管理。经整改,运输企业的违法率明显下降,车辆检验、报废率明显提升。
编辑丨陈思
审核丨段潇
来源丨FM9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