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悦读百年 永葆初心 | 陈毅安的“无字书”

2021-04-25 16:30:20 1366


连云港市广播电视台与连云港市党史工作办公室联合推出《悦读百年 永葆初心》特别栏目,将每天为您诵读党史,感悟烈士家书里的初心。


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征途中,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民幸福,为了民族复兴,流血牺牲,以身许党,留下震撼人心的“宣誓书”“绝命书”“请战书”“托孤书”“行军书”“两地书”“无字书”“就义书”“示儿书”“决心书”“明志书”,用生命和鲜血铸就了共产党人的信念与忠诚,凝聚了共产党人的奉献与荣光,践行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是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生动教材。我们选录了十一位英烈的感人故事,与大家分享。

00:00/00:00
Error loading: "https://vodnew.lyg1.com/audio/2021/04/25/0bac248e0e025f8e128ba5fdb934b3ba.mp3"

陈毅安的“无字书

陈毅安的“无字书”

他在戎马倥偬岁月,先后给爱人留下54封家书用率真、温馨表达牵挂,诉说相思,而最后一封家书--55封家书,却只是两张片言不见的白纸,给后人留下悲壮豪迈、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这封“无字书”的主人,就是烈士陈毅安。

 

陈毅安,1905年生,湖南湘阴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生,曾参加湘赣边秋收起义。上井冈山后历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一团连长、营长,在创建根据地的斗争中屡立战功,在黄洋界保卫战中大显身手。19306月任红三军团第八军第一纵队司令员,在长沙战役中任前敌总指挥。87日凌晨在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年25岁。

 

陈安是骁勇善战的真英雄,也是情深义重的伟男子。1923 年暑假,正在湖南省甲种工业学校读书的陈毅安,在拜访他的语文老师邹老先生时,遇上了师母的外甥女--18 岁的李志强。其时,李志强还在湖南省稻田女子师范读书,一副学生模样,妆容清纯可人。初次见面,两人就情有独钟。当年8月中秋,由师母做媒,陈毅安与李志强订下了终身。

 

此后不久,陈毅安决意投身革命。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考入黄埔军校学习。在分别的日子里,书信成为陈毅安与李志强之间的爱情纽带。深爱着陈毅安的李志强,舍不得他流血牺牲,希望他毕业后当教员,而不要上前线打仗。陈毅安总是耐心地开导她,袒露自己的情怀。他在信中写道:“我上次同你说的,爱情固然要好,但不要成为痴情。换句话说,不要牺牲一切来专讲爱情。如果人人不去流血牺牲,那中国就无药可救了。”

 

在紧张的战地生活中,陈毅安也不忘同恋人分享自己的快乐,倾诉自己的相思。上井冈山后,他曾给李志强写过4封信,他在其中一封中这样写道:“我 天天跑路,钱也没得用,衣也没得穿,但是心情非常的愉快,较之从前过优越生活时代好多了,因为是自由的,绝不受任何人的压迫。但最忧闷、最挂心、最不安心的,就是不能单独同你坐在一起,而且信都很难同你通了。这是何等的痛苦啊!

 

1929年,陈毅安在井冈山战斗中脚部受伤,秘密回到湖南老家养伤,并与李志强完婚。19306月,陈毅安应彭德怀之邀,告别母亲和新婚有孕的妻子,重返部队,担任长沙战役前敌总指挥。87日凌晨,在掩护军团总部撤退时,遭敌机枪扫射,腰部中弹,不幸壮烈牺牲。

 

19313月,李志强终于再次接到陈毅安的来信。信封上那熟悉的字体,让她欣喜若狂。但当她把信封拆开,瞬间五脏俱焚。信封里只有两张空白的信纸。而这是陈毅安在参加大革命时就与她的约定:如果他牺牲了,就会托人捎回一封无字家书。当年陈毅安说这番话的时候,李志强一边捂他的嘴,一边说“别瞎说,别瞎说”。在收到“无字书”很长一段时间里,她都不愿意相信自己的爱人已经牺牲了,仍不停地多方打探消息,痴痴地等待他归来。

 

一转眼6 年过去了。1937 9月,李志强带着一丝希望,给延安八路军总部去了一封挂号信,询问丈夫的情况。20天后,她收到八路军彭德怀副总指挥的亲笔回信:“毅安同志为革命奔走。素著功绩,不幸在1930年已阵亡......”噩耗传来,李志强已是泪流满面、泣不成声。1951年,在毛泽东亲笔签发的首批革命烈士家属光荣纪念证中,陈毅安的证书为第九号,由此他也被称作共和国第九烈士。


配音:颖儿

稿件来源:中共连云港市委党史工办

制作:FM90.2 连云港手机台



配音:徐琦

稿件来源:中共连云港市委党史工办

制作:FM90.2 连云港手机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