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城接力读党史——《海属地区初建党组织》

即日起,连云港综合广播(FM102.1)策划推出“全城接力读党史”系列融媒节目,以此向建党百年献礼。欢迎热爱读书的您踊跃报名参与,如果您为文稿发愁,我们有数百个党史故事文本供您选择;手机录制音频传送,后期我们为您制作。
联系方式:15161303121(微信同号)。
宣讲人:宋禹霏 指导老师:王昆
师专一附小龙河校区二(1)班
连云港地区的第一个中共地方组织建立于1927年秋,直属中共江苏省委。当时的国内形势正处于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发动“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事变,大肆逮捕和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的白色恐怖时期。
连云港地区第一个党组织成立时共有3个人,即海州的顾浚泉、陈秀夫、灌云的李静山。他们是在武汉参加由国民党左派人士主办的江苏省党务训练班学习时由中共支部书记、教官陈亚峰和党员高士贤介绍入党的。武汉“七一五”事变发生前夕,中共中央面对险恶的政治形势,决定在武汉学习的共产党员立即返回家乡,开展党的工作,组织工农运动。顾浚泉、陈秀夫、李静山及在武昌师范学院就读并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南城人杨光銮根据党的指示返回了家乡。顾浚泉、陈秀夫、李静山回到家乡后,根据中共六大《党章》关于“党的基本组织是党的支部,所有在该地工作之党员,应一律加入支部,如有党员三人以上的地方得成立新的党支部组织”的规定,于当年秋在海州二营巷开会建立了中共东海支部,由顾浚泉任书记、陈秀夫、李静山为委员,李成章任联络员。从此,连云港地区有了中共地方组织,揭开了地方党史的新篇章。
中共东海支部建立初期,由于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尚未传达到连云港地区,因此他们的活动仍然沿用国共合作时期的做法,即党员都在国民党内任职,并以此掩护革命活动,发动工农运动。顾浚泉为国民党东海县党部常委,陈秀夫为干事,李静山任国民党灌云县党部南城区分部执委(后任县党部农工部干事、总工会委员),杨光銮任灌云县党部临时执委、宣传部长。由于当时的连云港地区仍是旧军阀的天下,国民党也没有合法的地位,共产党员的身份又全部处于秘密状态,所以在各级国民党党部中,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人仍占优势。
1927年10月,中共江苏省委为贯彻《农民运动计划》,派上海工人党员苗金臣等9人到连云港地区工作,接着又派来特派员,以加强对农民运动的领导。1928年1、2月份,省委又先后派来巡视员吴雨铭、陈亚峰,在海州和板浦向党员和农民运动骨干宣传革命形势,贯彻省委的暴动计划,并着手改造党的组织,使之成为能够领导工农群众暴动夺取政权的组织。省委巡视员还要求连云港地区党组织“努力在工人、贫农、军队中发展党支部,使之成为暴动的核心。”省委还将赣榆等县作为“急需着手组织的县份”。
中共江苏省委对连云港地区工作的重视,密切了地方党组织与省委的联系,组织领导有所加强。至1927年底,灌云县有党员5人以上。
编辑丨叶书均
审核丨段潇
来源丨FM102.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