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悦读百年 永葆初心 | 第一面军旗是这样诞生的

2021-05-11 16:10:30


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只有对我们党昨天的历史有深切的了解,才能做好今天的现实工作,承担起明天新的使命。” 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力量源泉。


连云港市广播电视台与连云港市党史工作办公室联合推出《悦读百年 永葆初心》特别栏目,将为您诵读党史,感悟烈士家书里的初心。



第一面军旗是这样诞生的

1929727日,红四军政治部在闽西编印出版了《浪花》创刊号(第一期),这是红军创办的第一份铅印报纸。报纸黑色单面铅印,四开二版,设有“发刊词”“特讯”“短评”等栏目。如今,这件珍贵的革命文物陈列在古田会议纪念馆展厅里。红军创建初期,不少同志存在着单纯军事观点,不重视宣传工作,导致群众不了解红军的性质和宗旨。红军在革命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宣传工作的重要性。

19279月初的一天夜晚,修水县城的一家商会会馆里,灯一夜未熄。在师部参谋处一张宽大的八仙桌上,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的年轻军官陈树华、何长工、杨立三,正连夜为秋收起义设计工农革命军军旗。八七会议曾明确指出秋收起义要和南昌起义一样,使用国民党的旗帜以团结国民党左派。毛泽东回到长沙后,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发现人民群众对国民党的看法有了根本改变,认为秋收起义应高高打出共产党的旗子。于是,他以湖南省委的名义写信给中央,提出不能再打国民党左派的旗子”,“国民党的旗子已成为军阀的旗子,只有共产党的旗子才是人民的旗子

 

旗帜就是方向,旗帜立起来了,大家才有希望,才知所趋赴。设计好军旗,责任重大。三位年轻军官经过热烈的讨论,最后确定由何长工模仿苏联红军军旗的大概样式进行设计。他设计出了一面由镰刀、斧头和五角星图案组成的红旗,得到一致赞同。一面庄重、神圣、鲜艳,凝聚工农革命意义的军旗诞生了。

 

军旗样式确定之后,一师师部决定连夜赶制100面军旗。一面面红色的旗帜、一条条红色的识别带、一个个红色的袖筒,在一家祠堂的飞针中制成。

 

秋收起义前夕,工农革命军的第一面军旗在师部特务连战士的护卫下,首先飘扬在师部的上方。就这样,第一面革命的红旗打起来了。从此,武装斗争的熊熊烈火迅速燃遍了湘赣边界的辽阔土地。

 

在滚滚洪流中,毛泽东吟就了著名的《西江月·秋收起义》: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配音:天天

稿件来源:中共连云港市委党史工办

制作:FM90.2 连云港手机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