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医保业务编码在我市正式落地运行
根据连云港市医保局统一部署,市中医院、第二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第四人民医院、东方医院5家三级医疗机构作为首批贯标单位先后从测试环境正式切换到正式环境结算运行,经过近一周的运行修正,目前已逐步稳定,经受住了实际结算运行的严峻考验,这标志着国家15项医保业务标准在连云港市进入正式运行阶段,贯标落地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编码切换后,市医保局与二院分管领导在结算窗口现场查看结算情况
2021年3月中下旬,连云港市医保中心端程序完成改造并成功上线,3月底连云港市医保局组织市区6家三级医疗机构在测试环境试运行。
根据测试情况,4月以来,先后3次推动医疗机构在正式环境上线运行,上线切换时间选择在晚上进行,当晚结算运行不少于20次,医疗机构两次因为耗材对照偏差导致结算问题切回,此次第三次切换工作经受住了实际结算的考验。主要做法有:
一是加强切换工作的组织领导
局主要领导在行政办公会和局贯标领导小组会议上要求,要以问题为导向,以实际运行为目标,抓好医疗机构反映问题的协调解决。为了确保贯标工作不松劲,4月以来,连云港医保局又组织召开了两次推进会,局分管领导带领相关人员对市区6家三级医疗机构进行了专项督查,重点听取各医疗机构上线测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现场研讨解决思路和方法,明确提出各医疗机构要于4月底前完成切换的目标。
二是加强重点问题的解决
针对实际测试运行中遇到的耗材等问题,组织医保局和各医疗机构技术人员进行研究会办,对各医疗机构反映的1000多条耗材问题进行分类研究,排除医疗机构对照和医保中心端的问题,梳理出271条向省局相关处室反映解决。在省局的指导下,秉着“边运行、边完善”的思路,就“有国家码和省码、有省码无国家码、有国家码但省码无对照以及自费材料等”提出了4条会办意见,对于复杂问题采取过渡期方式,重点解决在院人员的结算问题。
三是加强应急处置工作
要求各上线医疗机构在上线初期加强人员调度,由院领导牵头,制定应急预案,确保门诊和住院结算窗口、物价管理、信息科、病案室、住院部等人员在岗在位,结算窗口尽量全部开放,及时解决由于部分耗材编码不完善导致系统结算报错问题,加强人员的疏导和解释,有效减轻窗口结算压力。医保部门组织系统开发技术人员、医保处药品耗材管理人员以及信息处人员在岗在位,24小时保持通讯畅通,以最快速度响应解决上线医疗机构的问题。经过一周以来的正式运行,协调解决了中草药、耗材、慢特病等各类问题。
近期连云港市医保局将推动其他三级医院以及全市二级医疗机构的上线运行,力争5月底前所有二、三级医疗机构上线运行,一级医疗机构分批逐步上线运行,为全市DIP改革和国家新系统的上线运行打牢基础。
编辑丨方婧瑄
审核丨段潇
来源丨FM102.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