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视不可逆!儿童青少年如何防控?

2021-06-01 15:44:47


2021年6月6日是第26个全国“爱眼日”。今年的主题确为:关注普遍的眼健康。大力宣传关注全年龄段全生命期眼健康的重要意义,重点关注儿童青少年和老年人两个群体,全方位科普近视、白内障、眼底病等眼病防治(控)知识,提高眼健康知晓度。今天恰逢六一儿童节,在《健康早八点》节目中,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主任熊杰为大朋友和小朋友送上了一份健康指南:

微信图片_20210601100150.jpg

青少年为什么会近视?有哪些影响因素?

近视的发生和发展目前并没有十分明确的机制,但是通过大量的科学研究观察,比较认可的是调节学说由于眼长期看近方,眼的调节过度,睫状肌紧张并前移,晶体变厚,前房变浅变狭小,使得眼压上升偏高状态,静脉就会出现淤血状态,使得巩膜开始软化,长期下就会眼轴延长而产生轴性近视。)离焦学说看近时或近视眼视网膜的中央呈前离焦(近视化),而视网膜周边呈后离焦(远视化),这种视网膜周边远视化离焦是促进近视眼度数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环境因素


近视可以遗传吗?

对于单纯的低中度近视者,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导致近视的进展。父母近视的青少年发生近视的风险明显增大,而且与父母近视的度数呈正相关。目前已有较多近视相关基因的家系研究、双生子研究及群体遗传学研究,对于高度近视,尤其是病理性近视者,遗传因素的作用更为明显。因此近视的父母应该更注意让孩子避免容易发生近视的环境因素。

微信图片_20210601100634.jpg

学生配镜前要散瞳验光,为什么要散瞳?

为了看清不同距离的物体,人眼通过改变晶状体的凹凸形状来实现变焦,通常情况下人眼的屈光度是动态变化的,越年轻,变化范围越大,因此想要检查晶状体放松状态下的真实屈光度,需要对睫状肌进行麻痹,散瞳药物除了可以麻痹睫状肌以外,还会造成瞳孔散大,所以被称之为散瞳验光,散瞳验光是国际公认的诊断近视的金标准。


散瞳药物对眼睛有伤害吗?

散瞳药物一般不会对眼睛造成伤害,散瞳后需要避强光,避免近距离用眼,青少年通常需要每年2次散瞳验光,安排在暑假和寒假,既是屈光检查又可以放松睫状肌,一举两得。


青少年近视有哪些防治办法?

近视发生了就很难回退,我们所做的努力就是稳定现状,减缓发展。注意科学用眼、鼓励户外活动(1-2小时/天)、均衡营养、高质量的眼保健操,配合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哺光仪(模拟太阳光中最敏感的650nm光波,促进眼部脉络膜供血,控制眼轴增长)、功能眼镜、角膜塑形镜等治疗,做到定期检查,早发现早干预,让每个孩子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和光明的未来。

微信图片_20210601100644.jpg

框架眼镜有很多种,常见的框架镜类型有哪些?

按照镜片屈光分,有单焦镜(球面/非球)、双焦镜、三焦镜和渐进多焦镜,青少年配镜多选的是球面或非球面的单焦镜。渐进多焦镜只适合部分调节过强或内隐斜患儿。


近几年新推出了几款多焦镜片,俗称功能眼镜,比较有代表性有三款:蔡司成长乐采用的是“周边视力控制”技术,豪雅新乐学采用的是“多区正向光学离焦”技术,依视路星趣控是基于“梯度离焦理论”设计的,在减缓青少年近视进展方面都有一定的效果,验配技术相对复杂,大家可以到医院进一步咨询。


除了眼镜以外,还有好多学生晚上戴角膜塑形镜,是什么作用?

角膜塑形镜起源于美国,历经50余年的发展,已在全球广泛应用。它采用一种特殊逆几何形态设计的角膜塑形镜片,其内表面由多个弧段组成,镜片与泪液层分布不均,由此产生的流体力学效应暂时改变角膜几何形态,它是基于离焦学说设计的。目前国内批准登记在案的角膜塑形镜有9个,如欧几里德、阿尔法、梦戴维等等,长期配戴,能起到延缓近视发展的作用。是目前控制近视发展最有效的方法。角膜塑形镜属于第三类医疗器械,只能在正规的有资质的医疗机构才能验配。

微信图片_20210601100648.jpg

造成近视最主要的因素是眼睛的近距离负荷过重户外活动。孩子从学龄前或从幼儿园就开始注意科学用眼、积极参加户外活动、均衡的营养膳食、坚持做高质量的眼保健操。配合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哺光仪、功能眼镜、角膜塑形镜等辅助措施,做到定期检查,早发现早干预,让每个孩子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和光明的未来。

更多内容请下载“连云港手机台”APP收听




编辑丨王婷婷

审核丨段潇

来源丨FM102.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