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悦读百年 永葆初心|腰缠万贯的“讨米人”

2021-06-08 10:39:40


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只有对我们党昨天的历史有深切的了解,才能做好今天的现实工作,承担起明天新的使命。” 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力量源泉。


连云港市广播电视台与连云港市党史工作办公室联合推出《悦读百年 永葆初心》特别栏目,将为您诵读党史,感悟烈士家书里的初心。



腰缠万贯的“讨米人”


1929727日,红四军政治部在闽西编印出版了《浪花》创刊号(第一期),这是红军创办的第一份铅印报纸。报纸黑色单面铅印,四开二版,设有“发刊词”“特讯”“短评”等栏目。如今,这件珍贵的革命文物陈列在古田会议纪念馆展厅里。红军创建初期,不少同志存在着单纯军事观点,不重视宣传工作,导致群众不了解红军的性质和宗旨。红军在革命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宣传工作的重要性。

“哎呀嘞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打灯笼访贫农”。一首《苏区干部好作风》高度赞扬了革命干部艰苦奋斗的模范精神,而在苏区革命时期,兴国之所以能创造第一等的模范工作,正是因为我们有许许多多的苏区好干部,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刘启耀就是其中一位。

 

第五次反“围剿”时,中央苏区被敌人包围,经济困难。刘启耀想尽各种办法节省革命经费。在苏维埃俱乐部的民主生活会上,他着重宣布:“我四月份已自带伙食,从五月份起,每月都自带伙食,一直到粉碎敌人的‘围剿’为止!”他说到做到,一直坚持从家里带米到省苏政府办公,这一行为在江西苏区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大家纷纷向他学习,节省公家伙食,支持革命战争。

 

每次刘启耀回家背米,旁人就要风言风语,开始他妻子也不理解,埋怨他:“省苏主席,连饭都赚不到吃,真没用!”刘启耀并不怪她,耐心地给她讲道理,使她明白共产党人当官不是为了发财,而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后来,刘启耀工作忙,没时间回家背米,妻子心疼他,就从兴国龙口家常挑米去宁都探望,还嗔怪说:“老公老公,饭要我供。”刘启耀应道:“革命成功,吃穿不穷。”夫妻俩相视而笑。

 

1935年初,刘启耀在于都南部的一次战斗中被冲散,和部队失去联系,他不敢回家,便隐姓埋名在遂川一带讨米。谁也想不到这位表面衣衫褴褛的讨米人竟是省苏主席,腰间缠着一包作为党的活动经费的金银,为了保存这笔经费,他宁愿自己去讨米也不愿动用一分一毫。

就这样,刘启耀一边走家串户装乞丐讨米,一边秘密串联散落在遂川、万安、泰和一带的同志。1937年初,刘启耀在泰和县马家洲召集了一批苏区领导干部开会,会上决定成立临时中共江西省委,刘启耀这才将珍藏了3年的金银拿了出来,作为省委办公费。同志们对刘启耀传奇般地保存了党的经费敬佩不已。

 

如今,人民早已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腰缠万贯的人也越来越多,但“腰缠万贯讨米人”刘启耀的精神我们不能忘,兴国的模范精神我们不能丢,作为一名兴国儿女,当用模范精神去践行初心,为再创新时期“第一等模范工作”奋勇前进!


配音:京京

制作:FM90.2 连云港手机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