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党支部 |前进路上的“天下第一团”
2021-06-12 19:43:17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融媒体系列报道
《我和我的党支部》
今天,为您带来由湖南人民广播电台携手河南广播电视台戏曲广播等全国100家电台采制的《太康道情剧团党支部:前进路上的“天下第一团”》。

在河南省商水县城刘村,有着“天下第一团”之称的河南太康道情传承保护中心的道情戏《张廷秀私访》正在这里上演。
▲ 道情《张廷秀私访》
▲ 河南太康道情传承保护中心送戏下乡
太康道情戏是河南的稀有剧种,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二十多年前,随着娱乐方式多元化的冲击,戏曲艺术发展进入低谷期。1987年进入剧团的著名演员刘粉霞回想起那些艰难的日子,记忆犹新。
▲ 太康道情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刘粉霞
像我们这一代演员流失也非常多,在农村摆地摊、蹬三轮,或者是晚上打地摊儿。剧团那时确实马上都要解散了。
▲ 道情演员刘粉霞参加2018年新年戏曲晚会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就在剧团难以维持、濒临解散的时候,现任太康道情传承保护中心主任、太康道情剧团党支部书记的张天印走马上任。1997年张天印被选为太康道情剧团团长,1998年开始担任剧团党支部书记。
▲ 张天印
张天印
太康县道情剧团党支部共有党员17名,无论我们在家排戏还是出外演出,我们都要集中党员学习,开党员生活会。党员真是起到一个积极的带头作用。比如说我们赶场坐车,凡是党员都不往前坐。包括我们平常到哪儿安排住宿,党员都是最后才能安排。这就是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 张天印在演出间隙接受记者采访
在张天印和支部党员的带动下,剧团人心齐,干劲足。演出有了起色,台口也多了起来。大家先后编排出了《王金豆借粮》《双拜寿》《富裕之后》《张廷秀私访》等众多精品剧目,获多项大奖,常年活跃在河南、安徽、山东等省的广大农村,深受群众喜爱。
▲ 1992年太康道情荣获“天下第一团”称号
张天印
打破了大锅饭。用分值抵工资的50%。你干得好了,你可以拿到十分。干得不好还有拿三四分的。道情有一帮中青年演员,他们始终在这儿坚守着“道情”这两个字,不离不弃。
▲道情《太康人家》剧照
罗爱华饰演苗春阳(前排)
太康道情传承保护中心新排的剧目《太康人家》,讲述了90后大学生苗春阳被委派到太康县高桥营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带领乡亲们走上致富路的故事。剧中苗春阳的饰演者正是剧团的青年党员罗爱华。苗春阳的精神激励着小罗坚守初心、矢志不移,而支部书记张天印的带头作用,更是对罗爱华有着深深的影响:
罗爱华
▲太康县道情艺术保护传承中心召开党支部会议
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让太康道情薪火相传、后继有人,这也是太康道情剧团党支部重点考虑的问题。张天印介绍:我们连续办了几批戏校,它是一茬接一茬,有几个学生都已经演主角了,道情的明天就是他们。
▲2017年12月太康道情唱响北京梅兰芳大剧院
▲2019年太康道情走进清华大学
在演出现场,记者见到了正在认真排练的年轻演员们。
侯真珍
张宇
▲道情《太康人家》剧照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罗爱华说,太康道情剧团党支部就像吸铁石一样,具有强大的“磁力”,把大家紧紧凝聚在一起,守护着戏曲事业。
罗爱华
▲太康道情经典剧目《王金豆借粮》
“宁叫面发酸也要听听太康道情班”,“少锄二亩地也要看看道情戏”,舞台前人山人海的观众让我们感受到了戏曲的魅力和前进的动力。祝福河南太康道情传承保护中心在党支部的带领下,一路向阳奔跑,前进的大路越跑越宽广!
编辑丨方婧瑄
审核丨段潇
来源丨FM9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