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悦读百年 永葆初心 | 八子参军

2021-06-13 12:39:06

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只有对我们党昨天的历史有深切的了解,才能做好今天的现实工作,承担起明天新的使命。” 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力量源泉。


连云港市广播电视台与连云港市党史工作办公室联合推出《悦读百年 永葆初心》特别栏目,将为您诵读党史,感悟烈士家书里的初心。




八子参军


1929727日,红四军政治部在闽西编印出版了《浪花》创刊号(第一期),这是红军创办的第一份铅印报纸。报纸黑色单面铅印,四开二版,设有“发刊词”“特讯”“短评”等栏目。如今,这件珍贵的革命文物陈列在古田会议纪念馆展厅里。红军创建初期,不少同志存在着单纯军事观点,不重视宣传工作,导致群众不了解红军的性质和宗旨。红军在革命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宣传工作的重要性。

杨荣显是瑞金沙洲坝下肖区七堡乡第三村的农民,他有8个儿子。革命前,他家穷得上无片瓦,下无寸土,身穿破衣裳,家无过夜粮。

 

土地革命在瑞金深入开展后,各级苏维埃政权纷纷建立。杨荣显一家分得了土地、山林,几个儿子也都娶上了媳妇,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但是,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连续发动多次大规模军事围剿,企图消灭红军。特别是第五次围剿,蒋介石调集50万重兵向中央苏区逼近,妄图一举歼灭中央红军。中央苏区的红军人数仅有敌人的五分之一,扩红成为当时最重要的任务。

 

杨荣显积极响应党和苏维埃政府的号召,让8个儿子都报名参加红军。第一次,杨荣显有5个儿子加入了红军,另外3个还不到年龄。结果,在激烈的战斗中,5个儿子全部战死沙场。在第五次反围剿最为激烈的时候,杨荣显还是把剩下的3个儿子一起送上了前线。扩红干部请杨荣显留下一个儿子照顾家庭。他却说:不要紧,要上都上。

 

1934530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刊登了一幅瑞金八兄弟当红军的图画,记录了杨荣显老人8个儿子先后当红军的真实事迹。画面虽然简单,但它在当时的扩红运动中引起了较大的轰动。1934年深秋,杨荣显老人在弥留之际,嗫嚅着呼唤8个儿子的乳名。守在老人身边的家人,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都不忍心把八兄弟牺牲的噩耗告诉他。老人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为了永远铭记父辈的光荣,杨荣显的孙子们在家乡的山坡上堆起了8座空坟,每年的清明都要前去扫墓祭拜。


配音:佳佳

制作:FM90.2 连云港手机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