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防中小学生溺水事故 安全教育是关键

2021-06-15 15:24:28




眼下咱们港城已经进入汛期,随着暑假即将到来,学生溺水事故也将进入多发高发期。那么,我们学校和家长应该如何做才能预防孩子发生溺水事故呢?一起来了解一下。


夏季由于天气炎热,很多人喜欢在江、河、水塘内游泳,而这样做也很容易发生溺水现象。据了解,溺水的进程很快,一般4-5分钟就会因呼吸心跳停止而导致死亡,所以,溺水也是当前导致青少年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记者在采访了解到,我市一些学校为杜绝此类事故的发生,已经做了一系列防范的措施。


海宁小学德育处副主任 孙敏:我们抓住学生上学、放学和周末、节假日等关键时间节点,强化防溺水安全教育。加强家校沟通,督促家长加强对学生离校期间的监管,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反复提醒学生不要盲目下水施救、手拉手施救。


日前,国家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溺水事故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各地党委和政府要及时对辖区内易发溺水事故的重点危险水域进行排查整治,要紧盯重点学生群体,高度关注农村中小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特殊家庭学生等重点群体。


海宁小学德育处副主任 孙敏:家里由老人看护孩子的,一定要与老人做好沟通,不要因为疼爱而放纵孩子出去玩,事关生命安全,一定要特别严格。务必与家人保持联系畅通,有事及时打电话,掌握好孩子的动向。


教育部通知还强调,各地要紧盯安全责任落实,将防溺水工作情况作为评优评先的先决条件,纳入教育质量评价和教育行政、学校校长和教职工工作考评。对造成重大溺水事故的相关单位和责任人,要依法依规严肃追责问责。那么,如何才能有效预防溺水事故发生呢?1、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水情不明或比较危险且易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2、必须要多人同行并在老师、教练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带领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顾。如果集体组织外出游泳,下水前后都要清点人数、并指定救生员做安全保护。3、游泳前应做全身运动,充分活动关节,放松肌肉,以免下水后发生抽筋、扭伤等事故。如果发生抽筋,要镇静,不要慌乱,边呼喊边自救。常见的是小腿抽筋,这时应做仰泳姿势,用手扳住脚趾,小腿用力前蹬,奋力向浅水区或岸边靠近。4、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更不要酒后游泳。5、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6、游泳应在有安全保障区的游泳区内进行,严禁在非游泳区内游泳。





新闻频道记者房子媛 陈星安

编辑丨王婷婷

审核丨段潇

来源丨新闻频道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