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悦读百年 永葆初心 | 一座晶莹的丰碑

2021-06-22 17:16:56


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只有对我们党昨天的历史有深切的了解,才能做好今天的现实工作,承担起明天新的使命。” 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力量源泉。


连云港市广播电视台与连云港市党史工作办公室联合推出《悦读百年 永葆初心》特别栏目,将为您诵读党史,感悟烈士家书里的初心。



一座晶莹的丰碑


1929727日,红四军政治部在闽西编印出版了《浪花》创刊号(第一期),这是红军创办的第一份铅印报纸。报纸黑色单面铅印,四开二版,设有“发刊词”“特讯”“短评”等栏目。如今,这件珍贵的革命文物陈列在古田会议纪念馆展厅里。红军创建初期,不少同志存在着单纯军事观点,不重视宣传工作,导致群众不了解红军的性质和宗旨。红军在革命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宣传工作的重要性。

曾几何时,波涛汹涌的大渡河畔,响起了红军“嗒嗒”的马蹄声曾几何时,峰峰如剑,直入云霄的娄山关前,流传着红军可歌可泣的故事! 一支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似乎要吞掉这支衣单食缺的队伍。 将军早把他的马让给了重伤员。他率领战士们向前挺进,在冰雪中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道。等待着他们的是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可能吃不上饭,可能睡雪窝,可能会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将军思索着。 队伍忽然放慢了速度,前面有许多人围在一起,不知在干什么。 将军边走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前面有人冻死了。”警卫员跑回来告诉他。将军愣了一下,什么话也没说,快步朝前走去。

 

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他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满了雪,已经无法辨认他的面目,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将军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忽然他转过脸向身边的人吼道:“把军需处长给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呼啸的狂风淹没了将军的话音。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这时候,有人小声告诉将军:“他就是军需处长。”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已与雪山融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深深地敬了一个军礼。            

 

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将军什么话也没有说,大步走进漫天的风雪中。他听见无数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那声音似乎在告诉人们: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从岷山到草地,从遵义到延安,二万五千里的长途跋涉,像这样感动和震撼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在茫茫的沼泽地,多少红军将士相继倒下、却义无反顾,他们的信念从不曾动摇;枪林弹雨中,多少革命前辈扎紧伤口重赴疆场,勇往直前,他们的灵魂永存。 他们是英雄,他们是路标,他们是丰碑!万里长征路,是人类超越自身极限的经典。而长征留给后人的,是一笔无法估量的财富。它蕴藏着一种精神,那就是长征精神! 正是这种长征精神,鼓舞了一批批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换来了中华民族的解放,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风,进入了辉煌灿烂的新时代。100年的风雨,100年的追求,100年的缅怀,100年的奋斗。祖国已发生沧桑巨变,足以告慰先烈英灵。 万里长征,红色的经典,那英勇的足迹,深深镌刻在共产党人唯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漫漫征途中,为我们永远铭记和传承。 

配音:静昕

制作:FM90.2 连云港手机台


编辑丨方婧瑄

审核丨段潇

来源丨FM90.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