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党支部 | 杭州“明星村”里的青春协奏曲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融媒体系列报道
《我和我的党支部》
今天,为您带来由湖南电台携手杭州人民广播电台综合广播
等全国100家电台采制的
《淳安县枫树岭镇下姜村党支部:“明星村”里的青春协奏曲》
说起杭州的下姜村,许多人并不陌生,去年热映的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中《最后一课》单元就曾在这里取景。片中,绿水青山的村子令人心驰神往。
下姜村里的电影取景地
然而,曾经的下姜村,是个有名的贫困村。从“穷山沟”逆袭成“绿富美”,离不开下姜村党支部一代又一代书记的接力奋斗。如今,85后年轻党员姜丽娟接棒上任,她的到来,又为下姜村带来了新的活力。
一大早,姜丽娟匆匆前往下姜乡村振兴展示馆。来村里参观学习的一支队伍即将抵达,姜丽娟是今天的“导游”。她的手机备忘录里,列满了今天的“任务清单”:
7:30 给村两委班子布置任务;
9:00 接待农商银行党支部观光团;
10:00 接待省委组织部考察;
13:00 接受大学生采访;
14:00 检查村庄卫生
……
去年8月,姜丽娟接任下姜村村支书。这个89年出生的年轻人,一身休闲装,一双运动鞋,一头齐肩短发,青春洋溢。
姜丽娟正在布置工作
“这边是省级农业园区,里面有220多亩的葡萄。早些年间,我们为了发展农业产业,村里的党员干部带头流转土地……”在接到观光团后,姜丽娟热情地介绍起下姜。
姜丽娟亲自当“导游”
放眼望去,一波碧水穿村而过,水上廊桥连通两岸人家,白墙黛瓦的民居错落有致。走动的人群中,有人忍不住感慨:“这个农村不像农村,像半个城市了。”
山水相依的下姜村
下姜村蝶变的背后,村民们会不约而同提到习近平总书记。2003年至2007年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曾4次到下姜村实地考察。离开浙江后,他也多次给村里回信,关心下姜村的发展。2017年11月9日,习近平还为下姜村寄来亲笔签名的十九大“首日封”。
2006年5月25日,习近平在下姜村提出广大农村党员要做“生产发展的带头人、新风尚的示范人、和谐的引领人和群众的贴心人”。当年负责接待的老书记姜银祥记忆犹新:
“他当年一下车子就走到田里、地里看看,还到桑园里去看看,看看下姜村老百姓种桑养蚕的情况。回到会议室的时候,他在座谈会上听取了下姜村的工作汇报。四种人就是那一年,对我们下姜村党员干部提出的要求。”
下姜村里的“四种人”墙面
从此,争做“四种人”的要求,成了下姜村党员干部的思想共识和行动标尺。当了28年村支书的姜银祥对此更是有着深切的感悟:
“我们种桑养蚕党员带的头,种茶叶党员带的头,新农村建设拆违拆旧也是党员带的头。”
老支书姜银祥接受采访
姜丽娟就是下姜村返乡创业第一人。2016年,下姜村开始发展旅游业,在杭州工作的姜丽娟接到了老书记姜银祥的电话,询问她是否愿意回老家发展,姜丽娟答应了。她放弃打拼了8年的高薪工作,和姐姐投入150万元,把自家房屋改建为一间叫“栖舍”的精品民宿。
姜丽娟的民宿
面对质疑和不理解,姜丽娟有自己的理由。
“那时候经常从杭州回下姜看望父母。慢慢地,我发现回家的路程变近了,村子变美了,我相信家乡会变得越来越好,而且能陪在父母身边。”
因为设计符合城里年轻人的口味,加上姜丽娟熟谙网络推广,民宿刚开业就迎来了天南地北的游客,村民纷纷前来“取经”,下姜村的民宿如雨后春笋般增长。
村道两旁的民宿
姜丽娟创业的传奇,吸引着许多年轻人回乡发展。原本在知名饭店当行政总厨的姜苏荣,回村开起了民宿,还义务给村民培训厨艺;95后杨璐珽,辞去国企工作,回来当了大学生村官,为下姜文化宣传出谋划策。
大学生村官杨璐珽
“下姜培育了我的成长,我在外学成归来,就应该反哺下姜。”
返乡创业的年轻人们,还办起水上休闲、传统美食、啤酒烧烤等项目,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奏响了一支青春协奏曲。
2020年,下姜村旅游经济收入4626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433元。今年2月,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下姜村的村头矗立着六个大字:“梦开始的地方”。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每一个梦的实现,离不开党支部一棒接一棒的奋斗。如今,下姜村正在谋划“未来乡村”建设,姜丽娟明白,这个“未来”就在自己这一届支部班子手中:
“我是站在巨人的肩上。他们之前给我们搭建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后期我们要做的事情更多,我们的担子会更重。我们要跳出下姜发展下姜,走出先富帮后富,区域共同富的乡村振兴的一个新路子。”
编辑丨方婧瑄
审核丨段潇
来源丨FM9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