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技能大赛风采展播《初心的力量》

(视频 演讲人:赣榆区审计局 于嘉淼)
1987年,风华正茂的董昊从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后,走进了赣榆县审计局,成为一名“为国而审、为民而计”的审计人。30年的时光,他从青年变成了中年,他用行动生动的诠释“审计初心”。
他,有着执着钻研专业的责任使命。非审计专业出身的他,刚进入岗位时无疑是个“门外汉”。同事们都看出来这个刚上班的“小董”有思想包袱,科室老大姐陈云娟赶到家中做他的工作。“陈大姐,我专业不对口,啥也干不了,总觉得拖单位后腿。要不我还是算了吧,重新考……”没等他说完,陈云娟便打断了他,和蔼而又认真地对他说:“大家谁也不是一生下来就会审计的,不都是后学的吗?可怕的不是专业不对口,而是自我放弃,你挺聪明的,慢慢来,只要努力学,总会干好的。”这次代表组织而又“非官方”的谈话,让董昊树立了信心,也坚定了决心。拿着“头悬梁锥刺股”的学习劲头,在不断的工作实践中,充分掌握了审计学、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和相关法规,成为了一名专业过硬的审计人。他所参与审计的项目大多被评为先进。此后,“有董昊必先进”逐渐成为大家对他的标志性认识。
他,有着时刻坚守岗位的奉献担当。2006年12月,一个寒冷的深夜,董昊敲响了驻外审计同事杜文的房门,杜文揉了揉惺忪的眼睛,冲着前来敲门的董昊“发火”:“都这么晚了,有什么事情不能明天说么?”董昊满脸歉意的说,“不好意思啊,杜文,你审计的那个事项资金汇总数与凭证内容不符,你把u盘给我,我再合计一下,看问题出在哪儿”此时已经凌晨一点,杜文将U盘递给他时,特意嘱咐还在发烧的董昊,劝他休息几天。面对杜文的关心,董昊微微一笑:小事情,这算个啥?回到房间后,他接着工作,一边喝着退烧的药,一边继续整理审计疑点。就这样,他带病审计期间逐村逐户落实,走遍4个乡镇300多户群众,200多公里,最终查清了所有疑点问题。
他,有着顽强钢铁意志的审计初心。审计项目收尾阶段,董昊病情加重,头痛厉害,脖子已经不能转动,在领导和同事的强烈要求下,他依然没有去只有9公里的县医院治疗,而是到审计驻地的门诊进行简单治疗,一边输液,一边继续工作。审计项目结束后,董昊在家人的强迫下,来到县人民医院,最终被诊断为重度强直性脊柱炎。如今,患有10多年强直性脊柱炎的他,见人时需头往右边仰视,越是天冷越是疼痛难忍。可头再歪,他身子是直的,心是正的。
朋友们,对待工作满怀热忱,他是一位长者,对待审计充满爱意,他是智者。
与长者同行,我们不忘初心,与智者合影,我们砥砺奋进。


编辑丨王婷婷
审核丨段潇
来源丨FM102.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