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圩新区千亿产业项目投入助力 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地

2021-07-02 19:03:53

徐圩新区实施“高质发展、后发先至”三年行动计划以来,始终秉承“高质发展”目标原则,勇担“后发先至”使命担当,系统谋划、奋力攻坚,把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作为重要抓手,从战略和全局高度聚焦聚力,持续掀起项目建设新高潮。目前一批规划布局的重大临港产业项目已初具现实模样,石化产业基地四大产业集群加快形成,新区整体发展能级不断提升,向着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目标大步迈进,不断交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答卷。近三年累计完成产业项目投入近1000亿元,是新区2017年及以前9年产业项目投入总和的2倍多,以平均每天约1亿元的投入力度强力推进,占全市产业项目总投入的近三分之一,成为助力“工业立市、产业强市”的“优等生”。新区的发展形象进度不断更新、日新月异,目前正按照“四个一流”的标准和规范,争创世界一流目标,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国家名片。




徐圩新区自2009年6月开发建设,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先导区、全国七大石化产业基地、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区等一张张“国字头”的金字招牌点燃“后发先至”的徐圩梦想。一片茫茫盐滩崛起成为江苏沿海开发的“主战场”,以超常规的发展态势彰显“产业强市”的速度和力量,以超一流的建设标准诠释“高质发展”的目标和追求。在全省开发区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评价中的位次逐年上升,知名度和影响力逐步增强,尤其是2018年,全省重大项目现场推进会在新区举行,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临现场,见证千亿项目集中开工。一系列发展成就在徐圩这片春潮激荡的热土上印下深深的烙印,形成许多特色发展亮点:一是园区产业关联度高。盛虹炼化、斯尔邦甲醇制烯烃、卫星石化烯烃综合利用等大型石化产业项目已入驻园区,在产业链上下游均有国内的大型知名企业,在新区,一个上下游相互循环、产业链相互连通、价值链互为补充的绿色产业链条已具雏形。企业小循环、产业中循环、区域大循环有序协同。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现代石化产业循环发展体系,正成为这个全国七大石化基地最鲜明的绿色标识。二是优中选优投资项目。决不能“捡到篮子里都是菜”,新区所有洽谈落地的企业项目,全部都要进行企业内审、专家评审、项目战略环评等环节,对于与主导产业关联度低、技术先进性达不到国际一流水平的项目均被拒绝入驻。到目前为止,因不符合产业规划和环保要求被拒绝的项目投资额超过3000亿元,尤其强调项目环保投资占项目总投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10%。三是坚持国际化高标准。新区在规划布局、产业建设、安全环保等八个方面的标准规范,每一项都以全球视野来谋篇布局。目前正在倾力打造成为升级版的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新出台的《徐圩新区打造国内化工园区生态环境示范标杆建设世界一流石化产业基地三年行动方案》,明确了绿色产业发展、环境质量改善、资源能源利用、环境风险管控等具有世界一流标准的指标体系,力争再用三年时间,建设成为国内化工园区生态环境示范标杆,在全国石化园区中树立高质量发展典范。



“全链条”招引项目加快落地

  1. 突出招商引资重要作用。重点围绕盛虹炼化、卫星石化等龙头产业项目,以石化产业链延伸及配套服务为导向,不断固链强链,开展精准招商和以商引商,排实项目支撑,加快工作节奏,不断夯实石化产业基地发展根基。在建和签约(含即将签约)重大石化产业项目总投资超3000亿元,其中斯尔邦石化、虹港石化等4个项目已建成投产,盛虹炼化、卫星石化等省市在建重点产业项目正加快建设。


2. 打造园区石化产业生态链。按照“一体化、大型化、园区化、高端化、清洁化”的发展思路,以多元化原料加工为补充,以清洁能源、有机原料和合成材料为主体,以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工为特色,形成多产品链、多产品集群的大型炼化一体化基地,龙头项目的各种基础原料在基地内部得到了充分延伸利用,基础原料就地转化率达70%以上。新区坚持高标准、高质量,着力打造以炼化、烯烃多元化等为主导的石化产业生态链。


“全方位”服务项目加快推进

  1. 强化优质便捷高效服务。强化全程动态跟踪管理和全方位系统化服务,各项目服务组从项目洽谈、签约、落地到开工、建设、投产“一包到底”,跟踪服务,定期会商分析研究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确保重大产业项目引得进、落得下、建得快。


2. 建好项目入驻需求平台。不吝投资,建设标准化、一体化公用配套工程,不断提升港口承载能力、路网通达能力、公用配套保障能力,夯实新区建设发展的“四梁八柱”,完善配套服务,充分满足项目需求,促进企业早日投产达效。


三、经验启示

一是坚持依托资源禀赋发展优势主导产业。园区立足产业发展取得的经验告诉我们,必须要根据自身实际,本地实情,依托资源禀赋,挖掘自身潜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经济优势。作为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先导区和国家级石化基地,区域合作稳步推进、石化产业快速发展、发展潜力日益显现、交通区位作用明显、港口运输方便高效等,都将进一步提升主导产业发展能级,进入全省化工园区前列,夯实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石化产业基地根基。


二是坚持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和风险管控能力。化工园区,安全为重中之重,园区着力从风险管控、主体责任、应急保障等方面,筑牢安全防控体系。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委托杜邦公司打造具有徐圩特色的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全面推进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不惜代价建成应急、灭火、医疗三大中心,建成安全环保管理中心,建设重型化工消防站安全设施等,创建国家级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基地。加快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从顶层设计、监管队伍建设、封闭管理、信息化管控四个方面着手,扎实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三是坚持创造良好的创新发展环境。园区快速发展更多得益于创新发展的环境氛围,徐圩新区创新意识的培育、创新主体的培植、创新策略的选择,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源,产业项目做大做强,无不凝结着徐圩人不陶醉于已有成绩、不满足于现状的创新意识。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建设科技创新平台,依托龙头企业,建设功能强大的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引进各类研发机构,建成产业技术研究院、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引进培养创新型人才,加强与院校开展人才引进合作,组团开展专场人才招引,引进更多石化类专业人才;更新完善新区人才政策,设立新区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不断激发人才创新的活力。


0